Friday, October 25, 2013

天氣轉冷

中秋過後現在才天氣轉冷。可惜小朋友只喜歡玩,唔鐘意着衫,多數就係而家病左。天氣轉,容易冷親,天氣凍,流感病毒重會發惡添。

但唔好以為返學有老師睇住就冇問題,隨時有太多其他小朋友病, 搞到自己嗰個都病左。

本來應該轉冬天校服,但有尐供應商仍然未交貨,搞到很多家長好緊張。

為了穩陣起見,最好帶囗罩,得閒就洗手,返到屋企盡快換衫。咁樣可以避免帶病毒返屋企。平時畀渠食維他命C,增加抵抗力。希望減少問題。

其實調轉來睇,個個小朋友都係咁病下病到大。自自然然訓練到免疫系統。不過只係想
小朋友唔好咁辛苦。

Friday, October 18, 2013

排隊高峰期

近來幼稚園接受申請表,家長不外乎取表和交表,問題卻是申請人多而學位少,特別是北區大埔和屯門,因為香港邊境以北有大量兒童來港申請。於是大量家長被迫通宵排隊。

為了避免黃牛黨排隊黨,有些幼稚園要求取表時遞交出生證明文件副本。收表量無上限,避免排隊問題。

Wednesday, October 9, 2013

自信來自父母無條件的愛與尊重


為什麼美國孩子那麼自信? 美國的小孩,不管學習好壞、長得醜俊、高矮胖瘦,個個都是趾高氣揚、活靈活現的,誰都覺得自己很特別,是個人物。換句話說,這些孩子都特別自信。 那麼,他們的自信是從何而來呢?

 一、父母無條件的愛使孩子自信 心理學家認為,孩子的自信,對自己作為一個人的價值的肯定,從根本上講是來自父母無條件的愛(unconditional love)。 什麼是無條件的愛? 當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美國的父母會對孩子說:寶寶,無論你以後是健康還是病弱、聰明還是愚笨、聽話還是搗蛋、漂亮還是醜陋、學習成績好還是差,爸爸媽媽都會永遠愛你,養育你直至你成為獨立自主的人。這就是無條件的愛。僅僅因為你是我的孩子,所以我愛你,和你是個什麼樣的孩子無關。 他們愛孩子,盡情地享受孩子的成長過程,享受孩子給自己帶來的快樂,用尊重、鼓勵、欣賞、信任的態度對待孩子。有父母的愛在後面支撐,孩子在外面不管遇到了什麼,都無所畏懼:「我爸媽愛我,肯定我。」他心裡非常踏實,知道自己擁有取之不盡的力量,可以面對整個世界。 能做到無條件愛孩子的父母,他們本身也都是自信的人,對自己持肯定的態度,所以不會把自己沒有實現的理想強加到孩子身上,或者把自己沒有做到的事情逼著孩子去代為完成。他們知道每個孩子各有特點,會鼓勵孩子做他自己,揚長避短,相信孩子最終都會成長為一個獨立自主的自食其力的人。 孩子心中最渴望得到的東西,就是父母的愛、無條件的愛。因為他是父母的寶貝,不是因為他是什麼「鋼琴神童」或是「數學天才」,或者他得到過什麼獎。如果父母的愛是有條件的:你學習好了爸媽才會滿意,你奧數比賽得獎了爸媽才高興,孩子心裡會懷疑自己,對自己失去信心,並學著戴上勢利的眼鏡去面對愛與關懷。父母如果不切實際地一再對孩子提出高標準,孩子長此以往會變得緊張、焦慮、患得患失。 精神科醫生認為:那些有心理問題的孩子,多數都能從其家庭教養方式中找到癥結。父母對孩子性格和情緒的影響超過了學校和社會。

 二、尊重使孩子自信 自信,來自自尊,一個人首先自尊,然後才會自信。自尊是一個人對自己的自我價值的肯定,是內在的,只關乎自己的,是外部環境無法撼動的自我認知。 自尊最初是來自外界對他的尊重。要想孩子自信,首先父母和社會都要尊重他。美國學校一直強調「鼓勵教育」「尊重教育」,就是希望學生們建立起正面的自我認識,不因和其他人的長處比較而自卑,意識到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都擁有自己的閃光點。也許他學數學不開竅,但是他人緣好,有領導才能;也許他作文不行,但是他畫畫好,有藝術細胞;也許他不善表達,但是他體育好。老師和家長要幫助孩子找到他的長處,並創造機會讓他的長項得以發揮,從而確立他的自信。

一位朋友從小到大都是學習尖子,考上了北大生物系,後來在普林斯頓大學拿到分子生物學博士。畢業後在赫赫有名的大製藥公司裡工作。在公司裡她常常感到窩火,因為那些美國同事技術知識都遠不如她,卻個個自我感覺極好,張口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理解是最深刻的……」「我使這個課題有了突破性的進展……」而她,卻總是在找自己的不足,開會時從來沒有勇氣說出自己做得多麼好,實際上她比所有的人貢獻都大。她覺得和美國人相比,自己在實力上最強,欠缺的就是一份自信心,因為這個她在公司裡失去了很多機會。 等到她自己的孩子上學了,她參與了學校的活動後,感慨萬千地說,美國父母和老師對孩子多尊重啊,孩子班上有個腦子明顯有毛病的孩子,老師都是一直在鼓勵,十道題做對了一道,老師馬上讓他到前面將那一道題算給大家看,大家一起鼓掌鼓勵他繼續努力,沒有分毫的諷刺挖苦。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能沒有自信嗎?哪裡像我們小時候,考試沒考好,父母說罵就罵,違反了紀律,老師叫你站在教室前面接受大家批判,哪裡有一點尊嚴可言? 她說:「像我這種全校第一的尖子生都被打擊得自信全無,別說那些差生了,難怪那麼多學習不好的同學都要破罐子破摔了。」

美國的成年人把小孩當做大人一樣尊重:父母進入子女房間要敲門;移動或用孩子的東西應該得到他的允許;任何牽涉到子女的決定應該先和子女商談;不隨意翻看子女的日記或其他隱私……這種尊重的精神是我們社會所缺乏的。 一個不被尊重的孩子不僅沒有自信,他以後也不知道尊重別人,因為沒有人給他示範過。 教育學家們在深入研究後曾得出結論: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莫過於培養他們的自信心,有了自信,孩子們就會有力量克服人生路上遇到的困難,用努力進取的態度去對待人生。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的當務之急不是讓孩子學認多少字,背多少詩,做多少道題,而是要尊重孩子的細小的感覺,給孩子培養出一份自信心來。

三、讚賞使孩子自信 每一個人在心理上都有獲得肯定與讚賞的需要,如果一個孩子感到自己是被別人賞識的,自己對別人來說是重要的、有意義的,那麼他就會自然而然地產生愉悅的、自我肯定的感覺。孩子心智發育尚不成熟,常常根據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尤其是父母和老師的評價來給自己定位。如果他經常被表揚,他的心裡就充滿了自豪和自信,覺得自己很優秀很特別。相反,如果孩子平時聽到的都是訓斥、挑剔、責備甚至挖苦,一個小小的過錯就被家長抓住不放沒完沒了地進行批評,他就會覺得自己很失敗,什麼都做不好,他就會否定自己的能力,產生自卑心理,進而失去對學習和生活的熱情。 因此,家長在生活中應當對孩子多一些讚賞鼓勵少一些指責批評,當孩子在某一方面有進步時,千萬不要吝惜自己的誇獎和讚美,不要害怕會把孩子給「誇得不知天高地厚」「誇得驕傲了」,有自信的孩子都是鼓勵出來的。當孩子遭遇失敗或孩子行為有過失時,不能對孩子全盤否定把他說得一無是處,更不能盛怒之下對孩子拳腳相加,這種做法會嚴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在孩子心靈上留下創傷。

在美國,家庭、學校和整個社會都對孩子採取鼓勵讚賞的態度。 我女兒上二年級時,有一次,她所在的班級和另外一個班級合作排練一台節目給家長們做匯報演出。那天,在學校的大會議室,兩個班的學生家長們都拿著相機攝像機,一排排地坐好。孩子們輪番上台唱歌跳舞、朗誦、演小話劇。我注意到,詩朗誦是大家輪流念的,每個同學的演出機會基本相同,都有三四次獨立表演的機會。能力強的孩子會把台詞記下來,背著講,而有些孩子則手拿台詞照著念,所有人的表演都得到了家長們最熱烈的掌聲。

2002年,當時的美國總統布什簽署了《不讓一個孩子掉隊》的教育法令。以立法的形式要求學校必須提高所有學生的知識水平,縮小或消滅劣勢群體(如貧困學生)和優秀學生之間在學業上的差距。其實,美國的學校不僅僅是在學業成績上不讓任何一個孩子掉隊,在文藝體育各項活動中,也盡可能地給所有學生同等的機會,給每一個人參與的權利。 小學的運動會是每一個孩子都要參加比賽的,籃球足球棒球等運動隊還有管樂隊絃樂隊,誰想參加誰就報名,不是根據個人水平甄選的。無論是表演還是比賽,觀眾們都是掌聲雷動給予孩子們鼓勵。 從上一年級開始,班幹部就是大家輪流當,上講台演講,人人都有資格,怎麼講都行。有的小孩講話沒個章法,磕磕巴巴的,前言不搭後語,老師會表揚他的觀點特別,勇氣可嘉。 老師總是千方百計地挑出孩子的優點、亮點,進行表揚,而忽略孩子不足的地方。久而久之,孩子好的地方就會變得越來越好,長處會越來越長。孩子因為自己的長處而得到自信。 最開始接觸到美國學校的老師,我以為自家孩子比較幸運,遇到了一個好老師,後來發現,幾乎每個老師都是這樣,才知道鼓勵學生發現孩子的長項是老師最基本的素質要求。 美國的父母認為孩子身上顯現出的性格行為上的缺點,大多數都與父母的教育不當和榜樣欠佳有關。 所以,天下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帶孩子的父母。

四、信任使孩子更自信 做父母的常常會有意無意否認孩子的感覺,說出不信任孩子的話語。比如孩子說太熱了,不想穿外衣,我們會斥責孩子:熱什麼熱?媽媽一點都不熱。孩子想幫忙端盤子,媽媽馬上說:「你端不穩的,看把盤子給打了。」如果孩子抱怨功課難,我們會說:「怎麼別人會做就你不會?你一定是上課沒有好好聽講。」孩子要嘗試一件新事物,有的父母會說:「得了吧,你那兩下子我還不知道,別丟人現眼了。」 甚至孩子成人了要找對象,父母依舊不放心孩子的眼光。孩子在父母眼裡永遠都是「嘴上沒毛辦事不牢」的人,連父母都不相信孩子的判斷能力,他的自信從何而來? 父母在孩子小時候一再否定孩子的想法做法,就把孩子的自信心和獨立性一點一點地扼殺掉了。 所以,作為父母,要信任孩子的感覺和判斷。如果孩子說熱不肯穿外衣,那麼摸摸孩子的小手是不是很熱。可以替他拿著外衣,等到他需要的時候再給他穿上。他覺得課程太難,和他一起分析難在什麼地方,找到癥結,幫孩子解開。他想嘗試任何事情,都給他機會讓他去試,給他充分的信任和學習的機會。

自信,一個人真正內在的自信,是從小培養出來的,而培養的最重要的方式就是父母以身作則,自己先對自己的小孩有足夠的信心:不管孩子是否得過獎,不管孩子的考試成績如何,不管孩子學的是哪個專業、上的是哪個大學,甚至不管他上沒上大學,只要孩子有良好的品德修養,知道自己現在在做什麼,將來要幹什麼,並且踏踏實實地追尋著自己的理想,那麼,他就會在未來的世界裡開發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 真正自信的人,不靠學歷、工作成就、金錢、外貌這些外在的價值支撐,他自己認定自己的價值,內心的平和正是來自於此。

Wednesday, October 2, 2013

科技產品成癮問題嚴重

不少父母將科技產品如手機、平板電腦等視作幼兒至in的玩伴,但外國研究指孩童花在電子屏幕時間長,「睇芒」成癮一早出現,此對幼兒並非好事,家長也要反思。2、3歲的幼童還未開始上小學,走路一搖一擺,但不少已迷上玩電腦、玩App(應用程式)。科技產品普遍,手機或電腦如laptop、iPad等大行其道,大人玩得不亦樂乎,不少父母也讓幼兒自小接觸。

科技產品普及 新學習平台

美國不少研究指,即使幾歲幼兒也有使用科技產品經驗(見表),小小眼睛看着不同的電子屏幕,便已佔據了他們不少時間。簡單看看香港地鐵,大量家長都玩電子遊戲,看電子書,看電視,廣告也是電視,全部都是電子屏幕,畫面非常互動,信息卻一迅即逝,既吸引小朋友又操縱了思考進度。

英國心理學家Aric Sigman進行研究,指一名7歲兒童的睇「芒」時間,便已等同差不多1整年,而且更有「多屏幕」情況,即有時是一邊看電視、一邊玩手提電腦。效果非常嚴重。

外國有專家便提出幼兒出現「屏幕上癮」(screen addiction)的問題,此不止關乎降低專注力,對着屏幕時間愈長,少運動,會換來肥胖率上升,屏幕長時間刺激導致視力不好,由於屏幕太有趣,連拿起書本閱讀的時間也減少了。而且自小對科技產品開始依賴,則可以想像,年紀愈長,情況便更趨嚴重。

現時不少學童成為低頭族,出現手機或上網成癮,致一旦脫離科技產品便有機會出現抑鬱或社交問題等,早已響起警號。2010年有研究便發現,8至18歲群組,對着屏幕已動輒佔清醒時間的75%。

造成這情況的原因也不難理解,或許不少家長也有經驗,就是當幼兒大吵大鬧,給他一部手機或iPad,啟動一些遊戲App,便可轉移其注意力,自顧自玩,省卻工夫,這和以往開着電視令孩子停止吵鬧,其實同一道理。可惜,忘記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互動性加劇了問題。

有不少家長或覺得,讓孩子愈早接觸科技產品,能夠加強他們電子學習能力。美國西北大學曾有調查亦反映,大部分家長認為科技媒體對兒童有正面而非負面影響,例如認為可提升創意、學習能力等,逾半家長不會留意子女接觸科技產品的時間。本港近年為幼兒而設的手機App市場,大行其道,家長亦樂於掏荷包購買。

家長須反思 3歲前不宜接觸

近年英美均有專家提出,別任由幼兒對「芒」着迷,包括英國心理學家Aric Sigman認為,3歲前不宜接觸電子屏幕,又建議父母應限制子女對屏幕的時間;美國兒科學會近年也建議,不要讓2歲或以下的孩子對着屏幕;澳洲政府的健康部門,則也建議2歲以下不要看電視或使用科技產品。

孩子的自制能力薄弱,而電子學習需要紀律。因此需要家長陪同,否則影響身心。

父母希望子女早點掌握新科技,學校又何嘗不是一早推及,例如英國教育部便準備2014年起,規定5歲幼兒學習程式設計概念;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亦已發展專門供8歲兒童學習的程式設計語言。再者,就算家長要幼年子女減少接觸電子屏幕,惟不少學校已推行電子學習,以電腦遊戲輔助學習,又或要求學生用電腦交功課。

無論社交生活、學習等,都已離不開各類科技產品,日日對住「芒」已成為大趨勢,科技產品固然有其方便好處,既是玩樂也可有助學習,重點是父母如何培養子女有自控能力,不致過於沉迷,若父母也在子女面前做低頭族,又怎可期望子女懂得節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