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November 27, 2013

變態殺人犯?!


Jim Fallon的演講:

我是一個神經科學家,在加州大學任職的教授。 在過去35年來, 我致力於研究行為模式, 根據各式各樣的材料,從基因 到神經傳導物質,像多巴胺等, 一直到電路分析。 這些就是我平常在做的事。 但突然間為了某個理由, 最近我投入了另一個領域。 這都是因為我的同事叫我 分析一堆變態殺人犯的腦。

所以這就是我一般會講的演講內容。 問題是,“你到底是怎麼樣變成變態殺人犯的?” 我所說的變態殺人犯是指 你在畫面上看到的這些人,這類的角色。 所以有些我所研究的腦 是來自你們所知道的人。 當我取得這些腦時,我不知道我要看什麼。 這些是盲性實驗,因為他們也提供正常人的腦和其他所有的材料給我。

所以我看了約70個腦。 最後得到了幾張數據。 所以我們以理論的角度來看這些數據, 根據遺傳學, 腦部的損傷、和環境間的交互作用, 還有到底腦這個機器是怎麼運作的。 所以我們感興趣的是到底是腦的哪個部位, 以及什麼是腦最重要的部分。 所以這就是我們在觀察的事。 基因、 所謂的表觀遺傳的影響、 腦部損傷、和環境彼此之間的交互作用, 以及這些因子是怎麼串連在一起的。 怎麼會變成一個變態,一個殺人犯 是要看傷害到底是何時發生的。 這真的是和時機有絕對的關係, 也會造成不一樣的心理變態。

所以我們也相信這樣的理論。這張圖,只是要告訴你腦部的圖像模式是如何。 這些模式說明這些人,每一個我觀察過的人, 如果是殺人犯,或是連續殺人犯, 他們的眼眶皮質都有受損。 也就是眼睛正上方的眼眶, 還有顳葉內部。 這是他們每一個人都存在的模式。 但是每個人也有一些不同, 他們還有一些別的腦部傷害。 最關鍵的是來自主要暴力基因的影響, 像是 MAO-A 基因。

這基因在正常人中有很多型態, 你們之中就有些人有這個基因。而且它是性聯遺傳, 它位在X染色體上,因此, 你只會從你的母親那裏獲得這基因。 事實上,這可能是為什麼大部分的變態殺人犯 或是非常喜歡挑釁攻擊的人, 都是男性的原因。 因為女兒會從父親那裏得到一個X染色體, 從母親獲得另一個X染色體,所以這基因表現有點被稀釋掉了。 但如果是兒子,他只會從母親處獲得X染色體。

這就是這基因從母親傳到兒子的方式。 這也和發展時期腦部的血清素有非常大的關係。 這一點很有趣,因為血清素 本來應該會讓你冷靜和放鬆, 但是如果你有這個基因,在子宮內 你的腦就沉浸在血清素中。 所以你整個腦對血清素就變得麻木不敏感, 使得它在往後的生命中失去作用。

就在去年, 我也曾在以色列做過這個演講。 這背後當然是有其一定重要的影響性。 理論上這表示的是, 如果要讓這個基因 以暴力的方式表現的話, 在很小的時候,在青春期之前, 一定要經歷過對你來說是很慘痛的事, 不是一點點壓力,也不是被打屁股這類的小事。 而是真的親眼見到暴力, 或是被捲入其中,真正立體真實的經歷。 了解嗎?這就是鏡像神經元系統作用的方式。

因此,如果你有這個基因, 然後你在某種狀態下 親眼目睹了很多的暴力事件, 這就是引發悲劇的處方了,絕對是個災難。 我認為世界上這些充滿暴力 的地區可能帶來的後果就是, 世世代代的小孩 他們都得目睹週遭的這些暴力。 假設我是一個生長在暴力籠罩地區的女孩, 一個14歲的小女孩,如果我要找個對象, 我當然會要找個很強壯,會保護我的男生,對吧! 這樣帶來的問題就是,這些暴力基因就很容易就被集中在一起, 而這些男孩和女孩都會遺傳到這些基因, 我想在幾代之後, 我們就真的會有個暴力的引爆箱了。

這就是大概的概念。 但是有一天我媽媽對我說:「聽說你到處演講, 討論關於變態殺人犯的事。 然後你說得好像你是來自一個正常的家庭一樣。」 我回答:「你到底在說什麼鬼?」 她才告訴我關於我自己的族譜。 但是當然她把過錯都推到我爸爸那邊的家庭。 這就是這種狀況中的一個例子,因為她的家庭背景並沒有暴力的歷史, 但是我父親這邊有。

她就說:「有好消息也有壞消息。 好消息是,你的表哥之一叫Ezra Cornell,是康乃爾大學的創辦人。 但壞消息是,你另一個表姊叫Lizzi Borden。」

我就說:「好啊,我們有 Lizzi 又怎麼樣?」

她回答:「狀況是越來越糟,看看這本書。」

就是這本 “離奇謀殺案”,這是本描述歷史的書。 第一樁媽媽被兒子殺死的 謀殺案, 兇手就是我的曾曾曾曾曾曾曾祖父。 好啦,這就是第一宗弒母案。 這本書其實很有趣,它是在講女巫的審判, 還有當時的人們的思想。

事情不是簡單到此而已, 還有七名男士,是我父親那邊的親戚, 從康乃爾家族那個時候開始,全都是殺人犯。 到這裡,不得不讓你停頓一下。 (笑聲) 因為我父親自己, 還有我三個叔叔,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他們都是反戰主義者,都是很溫和的人。 但是每隔一陣子就會冒出個Lizzi Borden,大約是每一百年出三個。 現在好像時間差不多到了。 (笑聲)

所以這個故事的寓意就是: 住在玻璃屋裡的人不要互擲石頭。 但其實真正的是;「我不管別人知道什麼關於我的事,只要我媽永遠都不發現就好。」 (笑聲) 所以我們也不得不採取一些行動,尤其是現在我們的小孩都知道發生什麼事。 他們看起來都沒什麼問題, 但是我們的孫子輩可能是我們要注意的。 所以我們做的就是我開始對家裡所有的人 進行PET掃描 (正子掃描) 。 (笑聲) 我們做了PET掃描、EEG (腦波圖)、還有遺傳分析, 看看問題出在哪裡。 結果唯一有問題的是 一對兄妹。 他們以前無法和睦相處,且他們的腦部掃描有同樣的模式圖像。 他們有同樣的大腦,同樣的腦波圖。 但是他們現在比任何人的關係都緊密。 不過將來一定會在某些地方出問題, 只是我們不知道它什麼時麼時候會跑出來。 這就是我的演講。





一個有著精神病的基因和大腦的人竟然可以成為非暴力穩定成功的科學家,使得Fallon 重新考慮這個模棱兩可的稱呼。 精神病畢竟不作為正式的診斷出現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的部分,因為它包含的症狀非常廣泛。 並不是所有的精神病人都會殺人,像Fallon 這樣的,就會表現出精神病人的其他症狀。
“我討厭競爭,我也不會要求我的子孫比賽都要贏。我是個混蛋,整天做些氣死人的事情。但是當我咄咄逼人的時候,當然我的侵略行為有所昇華,我寧願和人家爭辯也不會掄起一拳頭就上去。”
為什麼Fallon 能夠控制自己的行為,而其他有著相同基因和大腦的人只會變得暴力最後坐牢呢? Fallon曾是個基因決定論者,但是他現在關於基因對行為的影響的觀念有所改變。 他現在認為他的童年經歷阻止了他走上一條不歸路。
“很多人都很愛我,這保護了我。”由於之前媽媽的流產,所以在他出生後,他父母的注意力就全在他的身上,他認為這點很重要。
這也與最近的一項研究成果相呼應:他的大腦中呈現了5-羥色胺轉運蛋白特定的等位基因,這使得他有很大的危險產生精神病傾向。 但是進一步的研究發現,這個可以以很多方式影響腹內側前額葉皮層(精神病患者典型的低活動區域)的發展。 它可以打開這個區域使其更多的受外界環境的影響,所以一個積極的(或消極的)童年對於決定行為模式非常的重要。
當然,在基因和環境外,還有第三個因素:自由意志。 “自從發現了這一切,開始調查,我就努力著試圖改變我的行為。我更努力的去做被認為是正確的事,也更多的考慮到別人的想法。我這樣做並不是因為我是個好人,是因為我想向世人展示我的驕傲,我可以不受它們的影響。


Sunday, November 3, 2013

難道要打造新一代 cheap精

王迪詩:『倫敦回港。在希斯路機場登機處坐着看書,周邊的人開始竊竊私語,「陳奕迅呀!」,只見一個戴帽子的男人背向群眾坐在遠處的角落。

        坐在我身旁的一對父母慫恿兒子:「快去找Eason簽名拍照!快去快去!」兒子看來有十六、七歲,長得比父母還要高。他拿着父母給他的紙和筆,低着頭去找Eason。我從遠處看見陳奕迅給他簽了名,但當少年拿出手機似乎是要求拍照,Eason搖搖頭,然後主動跟少年握手。

        執輸慘過敗家

        接下來,群眾像缺堤一樣蜂擁而上,陳奕迅被團團包圍,很多人拿出手機拍照。少年回來,父母心急地問:「怎麼啦?有沒有拍到照片?」

        「他說不想拍照,但有跟我握手呀。」少年說。

        「死蠢!點解你唔偷影?」老爸罵道。少年一臉委屈。老媽又加一句:「人人都係咁影啦,理得佢鍾唔鍾意啫!」

        另一對夫婦拖着一個十歲左右的女兒,向親戚朋友炫耀偷影得來的照片。「看!這是近距離拍的。嘩,佢真人肥過隻豬!」其他人也起哄:「影啦!又唔使錢!」

        如果你看見這些父母怎樣教自己的子女,會發現香港有一班「cheap精」拼命將下一代打造成另一班「cheap精」。刻薄、自私、貪小便宜。陳奕迅為少年簽名後婉拒拍照,但主動跟少年握手,後來大夥兒圍過去狂影相,他還是跟大家有說有笑,算是有涵養了。少年懂得尊重不勉強拍照,在父母眼中竟是「死蠢」,因為「執輸」在香港是一件很丟臉的事,那表示你不夠醒目。父母偷拍回來不覺得臉紅,還到處炫耀。常說「港孩」質素低、讀屎片,何不問問父母為甚麼教屎片?

        貪便宜是美德

        我不是陳奕迅的「粉絲」,但我尊重他的工作。不管他來倫敦為放假還是公事,在候機室裏都是他的私人時間,沒有簽名拍照的義務。有人說:「做得公眾人物,預咗啦!」那假如你老公或老婆有外遇,能否說:「你結得婚,預咗啦!」你可以說既然選擇結婚,就應該有心理準備自己和配偶婚後可能面對誘惑,但不能說被伴侶背叛是你「應得」的,誰叫你結婚呀笨蛋?每次都搬出「食得鹹魚抵得渴」作為理由,大佬,食鹹魚罷了,又沒有害人,為甚麼處處遭到社會懲罰?幫你簽了名,任你影相,換來的就是你一句「肥過隻豬」。

        這班「cheap精」因為「唔使錢」所以人影我影,「理得佢鍾唔鍾意」,拿了着數後還插人一句「真人肥過隻豬」。既然這樣不屑,你又影?遊歷過二十個國家,我未見過有像香港人這麼刻薄。香港人絕非大惡,打劫銀行是不敢的,只會搶馬會派的免費贈品,搶康文署派的免費門票,碰見明星若不拍照會好驚蝕底。貪小便宜不知在甚麼時候成了一種「美德」,只要免費,就算搶回來丟進垃圾桶也是好的。

        就是這種心態,所以問香港人興建高鐵好不好?好呀,但不要建在我家門前。向阿爺爭取民主好不好?好呀,但不要斷了阿爺賞賜的財路。難怪連大陸人都看不起我們!』

看到這樣,真係連基本道德都冇。孔子追求仁,但仁政早已失去,追求禮樂以保持敬重,禮樂也早已崩壞,及後孟子求義,社會淪落到以律法來管。直到清代仍以律法來管,勉強維持道德形式。以前香港有句話,發財立品,完全符合人生欲望的七大層次。現在卻以為貪小便宜是行之有效,還好意思發揚光大!歐洲日本等地已經視浪費為耻!


Friday, October 25, 2013

天氣轉冷

中秋過後現在才天氣轉冷。可惜小朋友只喜歡玩,唔鐘意着衫,多數就係而家病左。天氣轉,容易冷親,天氣凍,流感病毒重會發惡添。

但唔好以為返學有老師睇住就冇問題,隨時有太多其他小朋友病, 搞到自己嗰個都病左。

本來應該轉冬天校服,但有尐供應商仍然未交貨,搞到很多家長好緊張。

為了穩陣起見,最好帶囗罩,得閒就洗手,返到屋企盡快換衫。咁樣可以避免帶病毒返屋企。平時畀渠食維他命C,增加抵抗力。希望減少問題。

其實調轉來睇,個個小朋友都係咁病下病到大。自自然然訓練到免疫系統。不過只係想
小朋友唔好咁辛苦。

Friday, October 18, 2013

排隊高峰期

近來幼稚園接受申請表,家長不外乎取表和交表,問題卻是申請人多而學位少,特別是北區大埔和屯門,因為香港邊境以北有大量兒童來港申請。於是大量家長被迫通宵排隊。

為了避免黃牛黨排隊黨,有些幼稚園要求取表時遞交出生證明文件副本。收表量無上限,避免排隊問題。

Wednesday, October 9, 2013

自信來自父母無條件的愛與尊重


為什麼美國孩子那麼自信? 美國的小孩,不管學習好壞、長得醜俊、高矮胖瘦,個個都是趾高氣揚、活靈活現的,誰都覺得自己很特別,是個人物。換句話說,這些孩子都特別自信。 那麼,他們的自信是從何而來呢?

 一、父母無條件的愛使孩子自信 心理學家認為,孩子的自信,對自己作為一個人的價值的肯定,從根本上講是來自父母無條件的愛(unconditional love)。 什麼是無條件的愛? 當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美國的父母會對孩子說:寶寶,無論你以後是健康還是病弱、聰明還是愚笨、聽話還是搗蛋、漂亮還是醜陋、學習成績好還是差,爸爸媽媽都會永遠愛你,養育你直至你成為獨立自主的人。這就是無條件的愛。僅僅因為你是我的孩子,所以我愛你,和你是個什麼樣的孩子無關。 他們愛孩子,盡情地享受孩子的成長過程,享受孩子給自己帶來的快樂,用尊重、鼓勵、欣賞、信任的態度對待孩子。有父母的愛在後面支撐,孩子在外面不管遇到了什麼,都無所畏懼:「我爸媽愛我,肯定我。」他心裡非常踏實,知道自己擁有取之不盡的力量,可以面對整個世界。 能做到無條件愛孩子的父母,他們本身也都是自信的人,對自己持肯定的態度,所以不會把自己沒有實現的理想強加到孩子身上,或者把自己沒有做到的事情逼著孩子去代為完成。他們知道每個孩子各有特點,會鼓勵孩子做他自己,揚長避短,相信孩子最終都會成長為一個獨立自主的自食其力的人。 孩子心中最渴望得到的東西,就是父母的愛、無條件的愛。因為他是父母的寶貝,不是因為他是什麼「鋼琴神童」或是「數學天才」,或者他得到過什麼獎。如果父母的愛是有條件的:你學習好了爸媽才會滿意,你奧數比賽得獎了爸媽才高興,孩子心裡會懷疑自己,對自己失去信心,並學著戴上勢利的眼鏡去面對愛與關懷。父母如果不切實際地一再對孩子提出高標準,孩子長此以往會變得緊張、焦慮、患得患失。 精神科醫生認為:那些有心理問題的孩子,多數都能從其家庭教養方式中找到癥結。父母對孩子性格和情緒的影響超過了學校和社會。

 二、尊重使孩子自信 自信,來自自尊,一個人首先自尊,然後才會自信。自尊是一個人對自己的自我價值的肯定,是內在的,只關乎自己的,是外部環境無法撼動的自我認知。 自尊最初是來自外界對他的尊重。要想孩子自信,首先父母和社會都要尊重他。美國學校一直強調「鼓勵教育」「尊重教育」,就是希望學生們建立起正面的自我認識,不因和其他人的長處比較而自卑,意識到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都擁有自己的閃光點。也許他學數學不開竅,但是他人緣好,有領導才能;也許他作文不行,但是他畫畫好,有藝術細胞;也許他不善表達,但是他體育好。老師和家長要幫助孩子找到他的長處,並創造機會讓他的長項得以發揮,從而確立他的自信。

一位朋友從小到大都是學習尖子,考上了北大生物系,後來在普林斯頓大學拿到分子生物學博士。畢業後在赫赫有名的大製藥公司裡工作。在公司裡她常常感到窩火,因為那些美國同事技術知識都遠不如她,卻個個自我感覺極好,張口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理解是最深刻的……」「我使這個課題有了突破性的進展……」而她,卻總是在找自己的不足,開會時從來沒有勇氣說出自己做得多麼好,實際上她比所有的人貢獻都大。她覺得和美國人相比,自己在實力上最強,欠缺的就是一份自信心,因為這個她在公司裡失去了很多機會。 等到她自己的孩子上學了,她參與了學校的活動後,感慨萬千地說,美國父母和老師對孩子多尊重啊,孩子班上有個腦子明顯有毛病的孩子,老師都是一直在鼓勵,十道題做對了一道,老師馬上讓他到前面將那一道題算給大家看,大家一起鼓掌鼓勵他繼續努力,沒有分毫的諷刺挖苦。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能沒有自信嗎?哪裡像我們小時候,考試沒考好,父母說罵就罵,違反了紀律,老師叫你站在教室前面接受大家批判,哪裡有一點尊嚴可言? 她說:「像我這種全校第一的尖子生都被打擊得自信全無,別說那些差生了,難怪那麼多學習不好的同學都要破罐子破摔了。」

美國的成年人把小孩當做大人一樣尊重:父母進入子女房間要敲門;移動或用孩子的東西應該得到他的允許;任何牽涉到子女的決定應該先和子女商談;不隨意翻看子女的日記或其他隱私……這種尊重的精神是我們社會所缺乏的。 一個不被尊重的孩子不僅沒有自信,他以後也不知道尊重別人,因為沒有人給他示範過。 教育學家們在深入研究後曾得出結論: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莫過於培養他們的自信心,有了自信,孩子們就會有力量克服人生路上遇到的困難,用努力進取的態度去對待人生。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的當務之急不是讓孩子學認多少字,背多少詩,做多少道題,而是要尊重孩子的細小的感覺,給孩子培養出一份自信心來。

三、讚賞使孩子自信 每一個人在心理上都有獲得肯定與讚賞的需要,如果一個孩子感到自己是被別人賞識的,自己對別人來說是重要的、有意義的,那麼他就會自然而然地產生愉悅的、自我肯定的感覺。孩子心智發育尚不成熟,常常根據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尤其是父母和老師的評價來給自己定位。如果他經常被表揚,他的心裡就充滿了自豪和自信,覺得自己很優秀很特別。相反,如果孩子平時聽到的都是訓斥、挑剔、責備甚至挖苦,一個小小的過錯就被家長抓住不放沒完沒了地進行批評,他就會覺得自己很失敗,什麼都做不好,他就會否定自己的能力,產生自卑心理,進而失去對學習和生活的熱情。 因此,家長在生活中應當對孩子多一些讚賞鼓勵少一些指責批評,當孩子在某一方面有進步時,千萬不要吝惜自己的誇獎和讚美,不要害怕會把孩子給「誇得不知天高地厚」「誇得驕傲了」,有自信的孩子都是鼓勵出來的。當孩子遭遇失敗或孩子行為有過失時,不能對孩子全盤否定把他說得一無是處,更不能盛怒之下對孩子拳腳相加,這種做法會嚴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在孩子心靈上留下創傷。

在美國,家庭、學校和整個社會都對孩子採取鼓勵讚賞的態度。 我女兒上二年級時,有一次,她所在的班級和另外一個班級合作排練一台節目給家長們做匯報演出。那天,在學校的大會議室,兩個班的學生家長們都拿著相機攝像機,一排排地坐好。孩子們輪番上台唱歌跳舞、朗誦、演小話劇。我注意到,詩朗誦是大家輪流念的,每個同學的演出機會基本相同,都有三四次獨立表演的機會。能力強的孩子會把台詞記下來,背著講,而有些孩子則手拿台詞照著念,所有人的表演都得到了家長們最熱烈的掌聲。

2002年,當時的美國總統布什簽署了《不讓一個孩子掉隊》的教育法令。以立法的形式要求學校必須提高所有學生的知識水平,縮小或消滅劣勢群體(如貧困學生)和優秀學生之間在學業上的差距。其實,美國的學校不僅僅是在學業成績上不讓任何一個孩子掉隊,在文藝體育各項活動中,也盡可能地給所有學生同等的機會,給每一個人參與的權利。 小學的運動會是每一個孩子都要參加比賽的,籃球足球棒球等運動隊還有管樂隊絃樂隊,誰想參加誰就報名,不是根據個人水平甄選的。無論是表演還是比賽,觀眾們都是掌聲雷動給予孩子們鼓勵。 從上一年級開始,班幹部就是大家輪流當,上講台演講,人人都有資格,怎麼講都行。有的小孩講話沒個章法,磕磕巴巴的,前言不搭後語,老師會表揚他的觀點特別,勇氣可嘉。 老師總是千方百計地挑出孩子的優點、亮點,進行表揚,而忽略孩子不足的地方。久而久之,孩子好的地方就會變得越來越好,長處會越來越長。孩子因為自己的長處而得到自信。 最開始接觸到美國學校的老師,我以為自家孩子比較幸運,遇到了一個好老師,後來發現,幾乎每個老師都是這樣,才知道鼓勵學生發現孩子的長項是老師最基本的素質要求。 美國的父母認為孩子身上顯現出的性格行為上的缺點,大多數都與父母的教育不當和榜樣欠佳有關。 所以,天下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帶孩子的父母。

四、信任使孩子更自信 做父母的常常會有意無意否認孩子的感覺,說出不信任孩子的話語。比如孩子說太熱了,不想穿外衣,我們會斥責孩子:熱什麼熱?媽媽一點都不熱。孩子想幫忙端盤子,媽媽馬上說:「你端不穩的,看把盤子給打了。」如果孩子抱怨功課難,我們會說:「怎麼別人會做就你不會?你一定是上課沒有好好聽講。」孩子要嘗試一件新事物,有的父母會說:「得了吧,你那兩下子我還不知道,別丟人現眼了。」 甚至孩子成人了要找對象,父母依舊不放心孩子的眼光。孩子在父母眼裡永遠都是「嘴上沒毛辦事不牢」的人,連父母都不相信孩子的判斷能力,他的自信從何而來? 父母在孩子小時候一再否定孩子的想法做法,就把孩子的自信心和獨立性一點一點地扼殺掉了。 所以,作為父母,要信任孩子的感覺和判斷。如果孩子說熱不肯穿外衣,那麼摸摸孩子的小手是不是很熱。可以替他拿著外衣,等到他需要的時候再給他穿上。他覺得課程太難,和他一起分析難在什麼地方,找到癥結,幫孩子解開。他想嘗試任何事情,都給他機會讓他去試,給他充分的信任和學習的機會。

自信,一個人真正內在的自信,是從小培養出來的,而培養的最重要的方式就是父母以身作則,自己先對自己的小孩有足夠的信心:不管孩子是否得過獎,不管孩子的考試成績如何,不管孩子學的是哪個專業、上的是哪個大學,甚至不管他上沒上大學,只要孩子有良好的品德修養,知道自己現在在做什麼,將來要幹什麼,並且踏踏實實地追尋著自己的理想,那麼,他就會在未來的世界裡開發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 真正自信的人,不靠學歷、工作成就、金錢、外貌這些外在的價值支撐,他自己認定自己的價值,內心的平和正是來自於此。

Wednesday, October 2, 2013

科技產品成癮問題嚴重

不少父母將科技產品如手機、平板電腦等視作幼兒至in的玩伴,但外國研究指孩童花在電子屏幕時間長,「睇芒」成癮一早出現,此對幼兒並非好事,家長也要反思。2、3歲的幼童還未開始上小學,走路一搖一擺,但不少已迷上玩電腦、玩App(應用程式)。科技產品普遍,手機或電腦如laptop、iPad等大行其道,大人玩得不亦樂乎,不少父母也讓幼兒自小接觸。

科技產品普及 新學習平台

美國不少研究指,即使幾歲幼兒也有使用科技產品經驗(見表),小小眼睛看着不同的電子屏幕,便已佔據了他們不少時間。簡單看看香港地鐵,大量家長都玩電子遊戲,看電子書,看電視,廣告也是電視,全部都是電子屏幕,畫面非常互動,信息卻一迅即逝,既吸引小朋友又操縱了思考進度。

英國心理學家Aric Sigman進行研究,指一名7歲兒童的睇「芒」時間,便已等同差不多1整年,而且更有「多屏幕」情況,即有時是一邊看電視、一邊玩手提電腦。效果非常嚴重。

外國有專家便提出幼兒出現「屏幕上癮」(screen addiction)的問題,此不止關乎降低專注力,對着屏幕時間愈長,少運動,會換來肥胖率上升,屏幕長時間刺激導致視力不好,由於屏幕太有趣,連拿起書本閱讀的時間也減少了。而且自小對科技產品開始依賴,則可以想像,年紀愈長,情況便更趨嚴重。

現時不少學童成為低頭族,出現手機或上網成癮,致一旦脫離科技產品便有機會出現抑鬱或社交問題等,早已響起警號。2010年有研究便發現,8至18歲群組,對着屏幕已動輒佔清醒時間的75%。

造成這情況的原因也不難理解,或許不少家長也有經驗,就是當幼兒大吵大鬧,給他一部手機或iPad,啟動一些遊戲App,便可轉移其注意力,自顧自玩,省卻工夫,這和以往開着電視令孩子停止吵鬧,其實同一道理。可惜,忘記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互動性加劇了問題。

有不少家長或覺得,讓孩子愈早接觸科技產品,能夠加強他們電子學習能力。美國西北大學曾有調查亦反映,大部分家長認為科技媒體對兒童有正面而非負面影響,例如認為可提升創意、學習能力等,逾半家長不會留意子女接觸科技產品的時間。本港近年為幼兒而設的手機App市場,大行其道,家長亦樂於掏荷包購買。

家長須反思 3歲前不宜接觸

近年英美均有專家提出,別任由幼兒對「芒」着迷,包括英國心理學家Aric Sigman認為,3歲前不宜接觸電子屏幕,又建議父母應限制子女對屏幕的時間;美國兒科學會近年也建議,不要讓2歲或以下的孩子對着屏幕;澳洲政府的健康部門,則也建議2歲以下不要看電視或使用科技產品。

孩子的自制能力薄弱,而電子學習需要紀律。因此需要家長陪同,否則影響身心。

父母希望子女早點掌握新科技,學校又何嘗不是一早推及,例如英國教育部便準備2014年起,規定5歲幼兒學習程式設計概念;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亦已發展專門供8歲兒童學習的程式設計語言。再者,就算家長要幼年子女減少接觸電子屏幕,惟不少學校已推行電子學習,以電腦遊戲輔助學習,又或要求學生用電腦交功課。

無論社交生活、學習等,都已離不開各類科技產品,日日對住「芒」已成為大趨勢,科技產品固然有其方便好處,既是玩樂也可有助學習,重點是父母如何培養子女有自控能力,不致過於沉迷,若父母也在子女面前做低頭族,又怎可期望子女懂得節制?

Monday, September 16, 2013

顏色的故事

在遊樂場見到其他小朋友跑來跑去,尖叫也少不免。我們也出於關心問一問小朋友。他們卻說:「很驚!很骯髒!」從他們望的方向見到一個印度小朋友。我們說她是印度人,膚色比較黑,不是骯髒,她只想跟你們一起玩。大家一起玩好不好?小朋友明白了道理,便一起玩。

其實很多對身體原有特質的歧視都來自誤解。家長適宜多向子女解釋理由。

Thursday, September 12, 2013

兩杯咖啡與興趣班

有些人工作壓力大,要一日飲兩杯咖啡。有些人則享受咖啡的味道,但一日一杯已經足夠。何謂足夠?何謂瘋狂?其實看自己需要,看自己體質。沒有單一共同標準。

同樣現在很多家長都帶子女上興趣班,有些一個星期五個,有些則一個星期兩個。大家都會問,是否很怪獸!如果子女享受而興趣正面,就沒問題。

有些認為,使子女習慣忙,將來不怕功課忙,學習也比較勤勞。

其實忙本身不是重點,重點是為何而忙得不可開交!如果子女對某些東西有興趣,自然不斷練習和學習。他們喜歡跑,自然不斷跑。喜歡寫字,自然不斷寫。這才是有奮鬥目標的忙。為忙而忙,子女沒有時間發掘興趣,到頭來反而害了他們。

小時候是學習自理的時候,是發掘興趣的時候。

Wednesday, August 28, 2013

鼓勵多角度



有調查發現,近七成父母自評與子女溝通多採用開明態度,說讚賞鼓勵言詞,事實僅有四成子女感受到「愛的語言」。在處理學習表現時,逾六成父母說話表達負面,部分更採取權威態度,命令子女服從。調查機構建議父母勿對子女過分強硬,否則子女易變得反叛。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王賽明快樂家庭培育中心今年五月至八月訪問逾八百名父母及高小學生,發現父母及子女溝通期望有落差。在處理學業表現時,七成七父母欲以鼓勵方式教導,實際做到僅五成九人,子女評定父母屬開明溝通,更只有三成七人。子女認為父母採用權威態度,多用「快啲」及「罰」等字眼。在處理日常生活及獎勵懲罰方面,父母自評及實際情況相若。可見父母面對子女學業也感到多一點壓力。

父母要求子女這個、責備子女那個,結果往往弄得父母生氣、子女委屈。強迫、威嚇、打罵、逼迫子女就範,子女屈服後,會埋下積怨,子女不但漸漸會有暴力傾向,人格發展不健全,甚至長大後也會對父母拳腳相向。這是因為子女對於外來壓力的保護結果。

其實,只要多些鼓勵與讚美,子女表現就會不一樣!當父母對子女愈和藹,子女也就愈願意和父母共處。如果子女覺得父母親是支持自己,而不是時時刻刻雞蛋裡挑骨頭,相信會非常肯定自己的表現,也會對父母產生好感。如果父母下決定前會詢問他們的意見,子女會認為父母親非常尊重他。長此以往,自然關係親密,容易相處,也會樂意接受父母親的教誨。

假設在復活節的時候,當你好不容易幫小女兒換好衣服,把一切準備妥當,正要出門趕往教堂時你突然發現,小女兒居然把身上的新衣服、新帽子全部脫掉,她得意洋洋的穿著小黃鳥睡衣、戴著你的浴帽。如果是在平時碰上這種狀況,你可能會高興得呵呵大笑,讚美女兒實在好可愛,稱讚她非常聰明,居然已經會自己換衣服了,然後你會鼓勵她:「讓媽媽看看,妳會不會自己再把衣服換回來呢。」這種先稱讚子女能力,然後鼓勵子女在適當地方應用,應該是一個很有效的轉向方法。

(圖片來源:Family Ryokan)


Saturday, August 24, 2013

保持心境愉快

家長面對子女搗蛋,少不免有情緒,但不可隨便流露出來,特別是當他發脾氣的時候,要比他冷淡,否則鼓勵他發脾氣。自己不發脾氣,仍然要表情嚴肅,等他知道做錯事。父母要堅守同一準則,立場要清晰,子女才能學會。由於大部分家庭都有工人,所以要指示工人跟隨,否則她成了教導的缺口。

其實反過來,父母時常心境開朗,子女也會感染到,學習到,最終成了一個快人!

Wednesday, July 10, 2013

港孩禮儀

港孩禮儀不是從形象著手,而是從父母著手。當父母不是到處投訴,而是四處表現尊重他人,並且向子女解釋為何如此,子女自然會學習。親子的兒童讀經班只是其中一種方式。朋輩間互相模仿,環境氣氛,閱讀過程是重點,書本內容反而其次。要知道子女可以自己學習知識,性格卻很難自我改善或者培養。父母培養子女正確態度和良好性格是不能忽視的。



兒童讀經班雖然讀的聖賢智慧,也要知道有其局限。古代社會孕育古代智慧,面對現代社會的衝擊,往往難以應對。因此,民初有很多國學大師譬如牟宗三希望建立新儒家學說,為中國現代社會定下文化精神道路。


Friday, June 28, 2013

母乳上流

(法新社巴黎24日電)
 研究今天指出,相較於喝配 方奶的寶寶,母乳寶寶爬到社會階級上層的機會多了 24%。 相對地,母乳寶寶在成長後,從社會階級滑落的機 率減少多達20%。研究發表在「兒童疾病檔案」( Archives of Disease in Childhood)期刊。 這支英國研究團隊寫道:「這項研究為母乳的健康 好處再添證據,顯示喝母乳可能會帶來終生的社會效益 。」 研究對象為1958年在英國出生的1萬7419名民眾, 以及1970年出生的1萬6771名民眾,研究人員比較他們 在10歲/11歲時,以及33歲/34歲時的社會階級,以及他 們是否喝母乳。 研究人員宣稱,這是迄今調查餵母乳與社會階層流 動間關連的最大型研究。 社會階級的分類依據為非技術、半技術、專業或管 理階層來分類。 研究人員聲明說:「智力和壓力表現占母乳總影響 約1/3(36%):母乳能提升腦部發育,也就是提升智力 ,而母乳兒童也展現較少壓力的徵象。」 研究作者說,母乳成分中含有長鏈不飽和脂肪酸( LCPUFA),對腦部發育有關鍵影響。

(譯者:中央社陳 怡君)

Breastfeeding not only boosts children’s chances of climbing the social ladder, but it also reduces the chances of downwards mobility, suggests study based on 1958 and 1970 cohort data.
The findings are based on changes in the social class of  17,419 members of the 1958 National Child Development Study and 16,771 members of the 1970 British Cohort Study.
Researchers at the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Lifecourse Studies,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compared whether or not the cohort members had been breastfed to changes in their social class status between childhood (age five or seven) and adulthood (age 33 or 34).
Social class was categorised on a four-point scale ranging from unskilled/semi-skilled manual to professional/managerial.
The research also took account of a wide range of other potentially influential factors, derived from regular follow-ups every few years. These included children’s brain (cognitive) development and stress scores, which were assessed using validated tests at the ages of 10-11.
Significantly fewer children were breastfed in 1970 than in 1958. More than two-thirds (68%) of mothers breastfed their children in 1958, compared with just over one in three (36%) in 1970.
Social mobility also changed over time, with those born in 1970 more likely to be upwardly mobile, and less likely to be downwardly mobile, than those born in 1958.
None the less, when background factors were accounted for, children who had been breastfed were consistently more likely to have climbed the social ladder than those who had not been breastfed. This was true of those born in both 1958 and 1970.
What’s more, the size of the “breastfeeding effect” was the same in both time periods. Breastfeeding increased the odds of upwards mobility by 24% and reduced the odds of downward mobility by around 20% for both groups.
Intellect and stress accounted for around a third (36%) of the total impact of breastfeeding: breastfeeding enhances brain development, which boosts intellect, which in turn increases upwards social mobility. Breastfed children also showed fewer signs of stress.
The evidence suggests that breastfeeding confers a range of long-term health, developmental, and behavioural advantages to children, which persist into adulthood, say the authors.
They note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pinpoint which affords the greatest benefit to the child - the nutrients found in breast milk or the skin to skin contact and associated bonding during breastfeeding.
“Perhaps the combination of physical contact and the most appropriate nutrients required for growth and brain development is implicated in the better neurocognitive and adult outcomes of breastfed infants,” they suggest.



Thursday, June 27, 2013

立法會四題:促進兒童權利及福祉


以下為今日(六月二十六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張超雄議員的提問和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的答覆:

問題:

  二○○七年六月八日,本會通過本人動議的以下議案:「本會促請政府設立兒童事務委員會以履行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所定的責任,保障兒童的福祉,並確保在制訂政策過程中充分考慮兒童的觀點。」然而,政府至今仍未設立兒童事務委員會。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政府至今仍未設立兒童事務委員會的原因,以及有否評估設立該委員會所需的政策、法例及資源配套為何;

(二)過去五年,「家庭議會」及「兒童權利論壇」有否採取措施以促進兒童權利及福祉;如有,詳情及曾投放的資源為何;如否,原因為何;針對來自有特別需要的群體(包括貧窮家庭單親家庭新移民家庭少數族裔)的兒童、殘疾兒童,以及有不同性傾向的兒童,該兩個組織曾採取協助該等兒童的措施分別為何;針對來自該等有特別需要的群體的兒童,政府有否推出特別的措施以改善這些兒童的生活環境(例如,給予該等兒童的家庭優先編配公屋或提供租金津貼);如有,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及

(三)政府現時有否措施推動整體的兒童權利及福祉;如有,具體說明有關措施的目標、成效指標,以及檢討該等措施的成效的方法為何;政府現時有否制訂全面的兒童政策;如有,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鑑於政府規定由今年四月一日起,決策局/部門提交的政策及立法會資料文件時須包含家庭影響評估,有關的評估如何能夠照顧到兒童的獨特需要?

答覆:

主席:

  議員的提問涉及多個政策範疇,經諮詢相關政策局後,我謹代表當局答覆議員的提問。

  首先,當局認為家庭是社會的重要單元。我們相信,充滿愛心的家庭是守護和養育兒童的最佳環境。因此,我們的政策是維繫和鞏固家庭凝聚力,以家庭為本為兒童提供所需要的照顧,並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適切的服務。當局一直按上述政策方針,致力制訂有利於兒童成長和發展的政策。

  就議員提問的各部分,現回覆如下:

(一)與兒童福祉有關的事宜涉及多個政策範疇。相關的政策局固然會處理所屬範疇的事項,例如訂立專門法例以保障兒童權利,以及預留資源推行不同政策。如有涉及多個政策範疇的事宜,政策局間會相互協調,我們亦會通過政策委員會等機制,作適當協調及支援。

  在進行與兒童有關的決策時,相關政策局會以「兒童的最大利益」為必須及主要的考慮因素。各項條例和政策的執行,亦受到立法會、申訴專員公署、傳媒以及社會大眾監察。

  就制訂與兒童有關的政策收集意見方面,現時各政策局都會向相關諮詢組織尋求意見。

  此外,家庭議會自二○○七年成立,一直致力提倡重視家庭觀念,推廣家庭核心價值作為促進社會和諧的原動力。自今年四月一日起,各政策局在制訂不同年齡組別和性別(包括兒童)的政策的過程中,必須考慮家庭角度,按家庭議會確立的三組家庭核心價值(即「愛與關懷」、「責任與尊重」及「溝通與和諧」),以及對家庭的結構及功能的影響作為基礎,評估各項政策是否對家庭構成影響,並需考慮就對家庭構成影響的政策,諮詢家庭議會。我們相信有關安排有助政策局制訂更切合婦女、兒童、青少年及長者與家庭有關需要的政策。

  至於兒童權利論壇,是在二○○五年成立,進一步提供平台為非政府組織、兒童及政府,就兒童事務交換意見。

  總括而言,我們認為目前處理兒童事務的安排運作良好,讓我們靈活地回應各界對兒童事宜的關注,又可配合我們強化家庭角色的政策方針,因此當局認為並無逼切需要增設兒童事務委員會。

(二)及(三)正如我在答覆的前提及第一部分所述,當局處理與兒童福祉有關的事宜,並非只是家庭議會或兒童權利論壇的工作,而是各政策局整體推動應對。單以家庭議會來說,過去五年,家庭議會在宣揚家庭核心價值、進行研究、家庭教育及支援工作所涉及的總開支約為七千六百萬元。當中包括於二○一二年五月推出為期兩年的「家事調解試驗計劃」,資助有意提供家事調解服務的機構,提供服務予經濟有困難的家庭,協助他們解決家庭糾紛,並減輕訴訟對家庭成員之間(特別是兒童)的不良影響。家庭議會亦曾討論兒童身心全面發展服務、支援由內地新來港定居成員的家庭等項目。

  在兒童權利論壇方面,自成立以來,論壇討論了超過二十五個項目,當中包括就立法推行「共同父母責任模式」等對兒童具切身關係的議題提供意見。論壇亦一向鼓勵各界對兒童事務有興趣的人士(包括兒童)參與,並就討論項目提出建議。

  我們亦同時推行兒童權利教育資助計劃及學校外展活動等項目推廣兒童權利。我們在二○一三至一四年度為有關項目預留了約二百一十五萬元,比上一年度的原來預算增加了約百分之五十七。相關的工作由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內的兒童權利組負責。

  除了家庭議會或兒童權利論壇過去曾討論的項目,相關政策局一直在不同範疇採取廣泛措施,以促進兒童權利和福祉。以下是幾方面的例子:

  在財政支援方面,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計劃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經濟援助,其中包括租金津貼。單親家長及家庭照顧者在綜援計劃下亦可獲較高的標準金額及額外的補助金。

  在房屋方面,社會福利署(社署)會推薦有需要的家庭或人士,供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考慮讓他們加快入住公屋。就涉及已離婚的公屋租戶,獲得任何子女管養權的一方可繼續居住於其原有公屋單位內。如家庭中的殘障成員獲證實有任何特殊編配需要,房委會會在資源許可的情況下作出相應安排,盡量為他們編配「無障礙」的單位。

  在教育方面,學生資助政策確保學生不會因經濟困難而未能接受教育。

  在社會福利方面,社署為有需要的市民包括單親家庭及有特別需要的家庭,提供服務。社署亦提供多元化及彈性的幼兒照顧服務及收費豁免或減免資助。

  針對新來港兒童的需要,教育局為六至十五歲新來港兒童直接安排入學,以及為十五歲或以上的新來港兒童提供升學資訊。民政事務總署(民政總署)亦推行一連串項目以協助從內地來港定居的人士融入社會。

  少數族裔方面,民政總署自二○○九年起增設了支援服務中心以協助他們融入社會。教育局則致力幫助非華語學生適應本地教育體系及學好中文,例如為非華語學生提供課後延展中文學習等

  針對殘疾兒童的需要,當局為初生至六歲的殘疾兒童或可能出現殘疾狀況的兒童,提供相關的早期介入服務

  為確保不同性傾向兒童免受歧視,教育局已制訂指引要求教科書出版商不能在課本內包含構成歧視的內容。教育局亦提醒學校在制訂校本政策及程序時,須避免任何形式的歧視。而與性傾向及預防性傾向歧視相關的課題亦已納入中、小學的課程內。

  當局在未來會繼續推動兒童權利及福祉,例如:

(i)在教育方面,教育局會繼續致力為兒童提供全面的學校課程及其他學習經歷。

(ii)在福利服務方面,社署會繼續按「兒童為重、家庭為本、社區為基礎」的路向提供全面的家庭及兒童福利服務。

(iii)在醫療生服務方面,當局將興建兒童專科卓越醫療中心,為罹患複雜、嚴重和罕見疾病的兒童提供服務。


2013年6月26日(星期三)


Monday, June 10, 2013

防蚊

早年很多防蚊產品都有DEET。美國兒科學會已證實30-50%的DEET可直接用於兒童和成人,但不建議使用於2個月以下的嬰兒。為了健康,加拿大衛生部於2002年重新評估DEET類的防蚊產品,禁止市面消售含DEET的防蚊產品濃度高於30%,並建議2歲到12歲的兒童使用之DEET防蚊產品,濃度應低於10%以下,且一天不宜使用超過三次。2歲以下的兒童一天使用不宜超過1次,6個月的內嬰兒不宜使用此類產品。

不少人都喜歡使用聲稱不含化學成份、既環保又安全的電子驅蚊器,這種產品主要分為3類,包括利用聲波、超聲波或電磁波達到驅蚊和驅蟲的效果。然而,消委會在市面上搜集了14款電子驅蚊器和5款驅蟲器的樣本,發現其功效成疑。

在消委會檢視的樣本裏,發現有2款產品以超聲波命名,另有2款的包裝標有超聲波的字眼,有關樣本聲稱會發出的聲波頻率介乎6,000Hz至12,000Hz,並不屬於超聲波的範圍,有言過其實之嫌。然而,即使產品可發出超聲波的音頻,其功效亦會被牆壁和家具所阻擋,未必可達至家中每個角落,最重要一點是:目前仍未有證據支持超聲波能有效驅走蚊蟲。

利用聲波所操作的驅蚊器聲稱可以模仿雄蚊的翼拍頻率,驅趕雄蚊。根據美國肯塔基州大學昆蟲學系的資料,雄蚊的翼每次拍動的頻率為450至600Hz之間,和該類產品的差異極大。

部分電磁波驅蟲器聲稱可驅趕蜘蛛、蟑螂及老鼠等,但美國環境保護署質疑電磁波害蟲管理裝置的效用,多年前已宣布要從市場取締有關產品。

即使電子驅蚊/蟲器能有效發揮效果,但當消委會檢視有關產品時,發現操作時只可選一種模式,換言之,有關產品並不能同一時間驅趕不同類型的蚊,但用家亦不能準確預知身處的地方會出現那種類型的蚊子,再調校至準確的模式。

另外,其中6款的驅蚊器具有美國環境保護署所頒發的證書及編號,消委會宣傳及社區關係小組副主席梁光漢表示,有關資料只顯示出產地,與其安全性或有效程度完全無關。另外,部分產品標示可以預防疾病的傳播,但Cochrane傳染病工作小組認為,電子驅蚊器不能預防瘧疾的傳播。在澳洲及美國,也有電子驅蚊、驅蟲產品的聲稱因失實及誤導而訴諸法律的個案。

某超市自己牌子的驅蚊貼雖然便宜,但只有天然香茅油(Citronella oil),是十分安全!美國1948年已經採用。可惜,效果不太理想。縱使採用一些精油,時間大多不能超過半小時。如要追求長時間的效果,仍然不如有毒的DEET。單靠驅蚊貼,不如穿上淺色通爽長褲和長袖衫,使用含有除蟲菊精的傳統蚊香、電蚊片、電蚊及噴霧劑。可惜仍然有一線可能中毒

既然有效果的就有機會損害健康,對兒童安全的卻效果不理想。這個兩難局面,自己想想。



鼓勵子女收拾(續篇)


收拾房間有很多方法,但要真實執行,仍然有一些地方需要注意。

上樑不正,下樑自然歪。長官的語言偽術固然受到鄙視,如果父母不能以身作則,子女自然有樣學樣。要子女放好對鞋,自己也要先放好對鞋。

另外,父母要身體力行,與年幼子女一起收拾房間。

控制雜物量。如果超越了能夠處理的能力,比實際需要還多,代表需要壓抑一下購買欲。

如果子女比較大,應該放點權給他們管理自己的空間。

按照子女成長階段,調整要求。從小處開始,慢慢增加。子女有了成功感,自然邁步向前。

Sunday, June 9, 2013

鼓勵子女收拾


子女總是玩玩玩,房間卻是亂糟糟,父母經常要收拾房間。無休止的循環。如何是好?

父母當然會叫子女收拾房間,但什麼樣才是收拾,子女其實沒有了解清楚?不明白要求的程度,當然困難培增。

最好先參考日本的五常法,就是常組織,常整頓,常清潔,常規範,常自律。

常組織:判斷物品的重要性及使用量,例如組織來貨及分類,存放在貨架上,把無用的東西棄掉。譬如分類成夏天衣服,冬天衣服,新玩具,舊玩具,書本,鞋和其他器材。

常整頓:決定物品的擺放地方和存量,例如工具台上的工具,必須整齊排列,務求在三十秒內可找到想要的東西。合適高度的枱凳,保持足夠空間。存放空間就要保持緊密。定時調整,提高收納率。

常清潔:由上層至下級,經常保持廠內清潔、明亮,強調個人衛生責任。

常規範:增加各項貨品的『透明度』及貼上合適標記,利用創意及『視覺管理法』。

常自律:用完的工具和物品,必須放回固定的『家』。

最後就是跟子女保持眼神接觸,然後解釋標記代表玩具或者衣服的家,以遊戲方式收拾房間。

Friday, May 31, 2013

兒童逆境商數


新一代兒童受家長萬千寵愛,易因挫折走上不歸路。兒童死亡個案檢討委員會發表首份報告,檢視○八及○九年十八歲以下的兒童死亡個案後,發現二十六宗是遇到學業成績、家庭或感情問題;有追求完美的兒童,經不起小小挫敗而選擇輕生,最年幼自殺者僅九歲。委員會主席梁乃江建議朋輩別「講義氣」,如發覺朋友異常表現,如過分積極或「狂送心頭好」,應做「二五仔」向成年人通風報訊。

委員會審視○八及○九年發生、呈交死因裁判法院的二百三十八宗兒童死亡個案,發現八十二宗非死於自然,當中二十六宗為自殺個案,近七成事主為十五至十七歲青少年,最年幼僅九歲。當中十九宗從高處墮下、四宗自縊,餘下則為氣體中毒及濫用藥物。

其實對小孩而言,挫折一早就有。想要抓眼前的積木卻抓不著,或是想要玩媽媽手上的車票,被媽媽制止,這些都可能導致挫折的感受。面對挫折時,年幼的孩子通常是以哭鬧或發脾氣的方式表現出來。

在生活與學習的歷程中,挫折的發生是無可避免的,父母該如何幫助孩子戰勝內心的恐懼,成為解決問題的能手呢?

父母可以主動表達出孩子的挫折情緒,並且讓孩子知道所有的人在面對類似的挫折情境都會有同樣的感受。子女認識並接納自己的情緒,是情緒管理的第一步,待孩子的情緒緩和之後,父母再和孩子一起思考其他的解決之道。 有時候父母可以給子女模擬一下遇到挫折後有什麼感覺。

培養延後滿足的能力,擺脫眼前誘惑,為了取得更大滿足。5歲以下子女一般都不能自制。特別是網絡的即食年代,什麼成果都馬上兌現。子女更容易失去耐性,挫折程度大增。只好轉移注意力或者解釋當中因果關係,很多製作過程,使他們明白要從多方努力,才有成果。將來學業與人際關係也有裨益。

要培養不怕挫折的孩子,父母應在孩子成功時稱讚孩子的能力,而在孩子失敗時鼓勵孩子再努力,並且把重點放在孩子是否達到學習目標,而非成績表現得好不好上面。



Thursday, May 23, 2013

15好習慣培養好孩子

鍛鍊大腦不必花大錢,其實最好的方法就在平凡不過的生活習慣和教養態度裡。一旦掌握了大腦的基本特性,澆灌以愛與適當養分,每個孩子的腦部都能健康茁壯的成長!以下綜整出專家建議從小就應該養成的十五個生活習慣,不用花大錢買閃字卡和參加大腦潛能開發班,就可以讓孩子的小腦袋健康長智慧。

習慣1  一切從吃得好開始

大腦細胞每五個月更新一次,要讓大腦有機會絕頂聰明,最容易見效的第一個方法,就是給它足夠的好營養。

有心為孩子健腦的家長,魚和魚油,是護腦必備的好食物。丹麥的研究比較了五千多名健康老人的飲食發現,一個人的飲食中魚的成分愈多,他保持記憶力的時間也就愈長。因為魚油中所含的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包括EPA與DHA)對人體有益,DHA是大腦神經細胞傳遞訊息的化學物質之一。由於人體很難透過飲食轉化合成omega-3,因此可透過食用深海大型魚類的眼窩、油脂部位,或魚油膠囊來補其不足。

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系教授黃士懿建議,若孩子不敢吃魚油,可在烹調過程中剪開魚油,滴入魚湯中,記住不要燜,也別久滾。若吞膠囊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壓力,多吃魚就好。

習慣2  睡得好才記得牢

剝奪嬰幼兒的睡眠,會影響他們的生理成長與認知發展。嬰幼兒特別需要大量而不被打擾的睡眠。睡眠主要有四個功能,一、修補神經元,二、複習白天所學,三、淘汰不需要的記憶,四、調節情緒。因此我們應該從現在起學會重視睡眠,就像重視營養與運動一樣。

孩子到底睡多久才夠?根據研究,新生兒每天可睡十六小時以上,學齡前兒童則至少十二小時。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副教授吳嫻指出,人在入睡約九十分鐘後會進入REM期(快速動眼期),此時腦波的活動狀況跟清醒時差不多,甚至更活躍,在這段時間,大腦會把白天學到的神經元凝固下來,具有去蕪存菁的重大意義。小嬰兒睡眠週期中,REM期比例最高,大腦會儲存重組記憶,增補神經傳導物質幫助學習。

睡眠會受到生理時鐘與生活習慣的左右,即使孩子生理上該睡了,若是睡前情緒太高亢、從事激烈運動、習慣跟大人當夜貓子,生活習慣便會擊敗生理時鐘,改變孩子的作息表。為了寶寶的成長,家長要特別用心穩定孩子的睡眠作息,早睡早起才是王道。

習慣3  運動可以增強腦力

吃好、睡好可以讓大腦維持在運轉巔峰,但運動卻能額外增進神經元細胞的快速增長,等於幫大腦多裝了好幾條記憶體。運動可以將新鮮血液帶向腦部細胞,大腦會產生多巴胺、血清素與正腎上腺素等三種神經傳導物質,誘發大腦神經元增生,多巴胺使運動的人心情愉快,血清素與情緒和記憶有直接關聯,正腎上腺素則和提升注意力有直接關係。

日本文部科學省最新研究顯示,律動遊戲課程不但可活化四~六歲幼兒的前額葉皮層,也有助於啟動幼兒的自律神經系統,促進心神安定。任何比走路還複雜的肢體技巧都需要學習,也因此為大腦帶來挑戰,寶寶剛開始會有點手忙腳亂,但隨著神經連上小腦、基底核,前額葉皮質區活躍起來,動作於是愈來愈精確。

台北體育學院運動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周建智則認為,帶孩子多運動對健康好,對大腦也好,但家長卻普遍缺乏從事運動的創意,對運動強度認知也不足。

親子運動是遊戲、而不是比賽,不需要很專業正式,只要達到基本的運動強度就好。

若真受限於場地時間,夜市簡單的籃球機、棒球練習場練揮棒,以及任何想得出來、合理、不違反道德的遊戲,都可以成為鍛鍊腦力的有趣運動。假日在公園玩簡單的互相接球,都比待在家裡玩運動遊戲機的健腦效果強。

習慣4  愛孩子比學英文更要趁早

專研兒童發展的中央大學閱讀研究室研究員周育如指出,早期的安全依附是一切兒童發展的基礎,甚至可以用來預測孩子將來的成就。因為嬰幼兒的依附和探索行為幾乎可以說是一體的兩面,那些能夠與主要照顧者建立起安全依附的幼兒,通常也比較願意對周遭環境進行探索。

安全依附的孩子有較多的探索行為,愈多的探索意味著與環境有愈多的互動,愈多的互動使孩子的腦神經連結愈複雜愈緊密,孩子當然也就愈聰明優秀。

周育如特別強調,情緒發展有所謂的「情緒窗口(emotional window)」,意思是說嬰兒期和學步期是情緒發展的關鍵期,而這個窗口是人類所有發展中最早關閉的。因此為人父母應對此有所警覺,愛孩子比學英文更要趁早,不要等到來不及了才後悔。

習慣5  遊戲是最好的心智挑戰

過去人們一直以為孩子遊戲時大腦在休息,但最新發現是,遊戲的角色扮演和想像力可以幫助他們建構抽象思考能力,有助於增進學科表現。

《教養大震撼》一書指出,抽象思考能力是掌握現實與抽象符號之間的連結,每個學科都用得上。而孩子在扮演遊戲中把一張書桌和幾把椅子想像成消防車,大腦就學會如何把抽象符號和其他元素串連起來,等於經歷了一場高階抽象思考過程。

腦神經科學家也認為,遊戲是最好的心智挑戰。當一個小男孩專注玩積木,進入了平靜忘我的境界,大腦正在經歷一段與他心智能力相合的挑戰,這也是大腦最活躍、最有創造力的瞬間。

周育如指出,光「玩」並不算真正的心智挑戰,家長或老師應該提供比孩子的能力稍微難一點、但又足以達成的挑戰,大腦會經歷了一段平衡、失衡又平衡的過程,神經元又走出一條以往不曾通過的新路。

周育如強調,其實孩子真正的喜悅不是成為超齡小天才,而是完成他這個年紀所能做的偉大事情,真正的滿足是來自於對手邊的工作盡了最大的努力。

因此,林口長庚復健科職能治療組組長黃恢濤建議,家長該做的是時時觀察陪伴孩子,確切掌握孩子的發展進程與獨特氣質,並且適時適量的給予引導,安排有趣的活動與遊戲,不予勉強或急切想要看到學習效果,否則可能早早壞了學習胃口。

習慣6  動手做過才會留下痕跡

周育如強調,孩子一出生,腦中已具備這一生要用的幾乎所有神經元,決定他智力高低的是這些神經元之間連結的密度與強韌度。

這樣的連結在嬰幼兒時期最為快速,然後到了九~十歲之間腦部開始做的是修剪的工作,把用不到的和連結不強韌的部分修剪掉,只留下最常用、連結得最強韌的部分。

決定孩子腦部神經元之間如何連結、連結的密度和強度,則是與環境互動的經驗。

尤其是那些他主動探索、主動處理過的訊息,在腦中會建立最長最強韌的連結,而被動被灌輸的經驗所建立的連結,往往是脆弱而短暫,將來很容易就被拋棄掉,這就是發展上的「用進廢退」原則。

所以我們拚了命塞給孩子的,最後都難逃被修剪掉的命運,反而是孩子在自發性玩耍、探索、主動閱讀中得來的經驗會被保留下來。

給時間,讓孩子動手做,也是鍛鍊大腦重要的過程。腦神經訓練師王秀園分析,大腦是為生存而存在的器官,外在環境不斷給磨練,大腦才有機會學習諸多生存技能。「一定要親自走過,才會在大腦留下痕跡」,孩子早該自己學坐捷運了,家長還每天接送;永遠匆忙的早晨,總是忙到沒耐心等孩子綁鞋帶,其實都已經剝奪了孩子建構大腦的珍貴歷程。

習慣7  正向管教教出自信的孩子

孩子在遊戲中解決問題,了解因果關係,擁有最初的成功經驗時,家長若能真誠鼓勵與讚美,孩子的臉上會出現一抹滿意的微笑。

此時,孩子的大腦神經細胞,也因為分泌了「多巴胺」這項正向情緒的神經傳導物質而微笑著。

多巴胺在期待與獎勵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滿足是學習的重要刺激,當人們專心、與自我一致、與世界和諧相處,或成功達到任務時,這種美好的感覺會引發成功的學習,並儲存在大腦。

習慣8  好奇心是大腦思考的燃料

幼教大師蒙特梭利相信所有的孩子都是小小科學家,他們熱愛觀察世界,進行「要是這樣……會怎麼樣?」的探索。初生兒和學步兒會從高腳椅上丟玩具,在洗澡時玩水,這股探索的動力隨著年紀繼續增強。

好奇心是一種不可或缺的學習驅力,像是能讓大腦機器全速運轉的核心燃料,孩子願意去思考,堅持打破砂鍋問到底,是鍛鍊腦力的最好習慣。發展分子生物學家約翰.麥迪納(John Medina),在《大腦當家》一書中強調,對孩子來說,「發現」帶來快樂,就像一種會上癮的毒品,探索創造出更多發現的需求,帶來更多快樂,這是一個直接的回饋系統。

家長可以要孩子先「猜猜看啊!」小腦袋就會進行歸納與推理。「即使猜錯也沒關係,我們的文化太注重要『對』,容易澆熄孩子的探索好奇心,」王秀園說,有時孩子會冒出很無厘頭的問題,父母更應引導孩子想得更深入,而不是阻止發問。

華盛頓大學醫學院教授史丹利.葛林斯班,在《優秀孩子的十大關鍵能力》一書中建議,最能引發幼兒好奇心的做法,是帶他去大自然中散步,在訊息豐富的環境中探索。另外,當父母願意聆聽──而非評價孩子的意見時,最能夠培養孩子的好奇心。「如果你想增進子女的好奇心,拓展他們的智能範圍,就要多多徵求他們的意見,」史丹利提醒。

習慣9  從小學習為自己負責

學步兒經常鬧脾氣,用一個簡單有力的「不」字對抗全世界,常讓家長頭痛不已。其實家長可慢慢放手,開放幾個你可以接受的選擇讓孩子自己決定,讓他從中獲得獨立、自主的權力感,也同時學會為自己負責。

一開始,父母可以提供多個選項,讓孩子從中選擇,如果孩子嘗試後,感受到自己能做決定的成就感,就會慢慢願意嘗試自己選擇。如果孩子自己選擇卻有不好的經驗,家長也不要心急,可以告訴孩子,雖然他的選擇沒有成功,但願意嘗試的勇氣很令人佩服,下次再試試看就好。重要的還是讓孩子慢慢嘗試,用他自己的節奏來發展自我。

習慣10  父母言教不如身教

「父母要以身作則」是一條亙古不變的教養守則,一九九二年義大利帕瑪大學研究團隊的研究發現「鏡像神經元」,解讀了父母的身教那麼的重要,原來跟大腦息息相關。腦中的鏡像神經元是一組可以反映外在世界的神經細胞,只要觀看別人的動作,就會在腦中重現相同動作,彷彿鏡子反射,人類透過鏡像神經元的「模仿」學習,不需透過語言,進而理解他人的行為、意圖與情緒,拉近彼此關係。

模仿是學齡前孩子重要的學習歷程,孩子早期的模仿場域是家庭,這也呼應了身教、言教、學習環境的重要性。鏡像神經元的存在也說明了品格教育的重要性。品格是長期模仿、觀察、內化的結果,是一個潛移默化的歷程,模仿對象除了父母以外,同時受到環境與經驗的影響。

尤其品格的培養是一種內隱的學習,大腦在孩子不知道的狀況下處理並儲存訊息。陽明大學附設醫院復健科醫師鄭雅薇指出,二~三歲的孩子就能展現「同理心」,但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卻是後天學習而來,若能在成長過程中讓孩子多與人互動,才能逐漸學會設身處地為人設想。

習慣11  不要讓壞習慣坐大

孩子的壞習慣很難改過來是有道理的。大腦資源地圖不時因經驗而修正改變,好習慣和壞習慣的神經迴路在其中互相爭奪地盤,想站穩腳步。

《改變是大腦的天性》指出,大腦有個特性叫「神經可塑性」,每一次做不同的活動,大腦會改變結構與神經迴路,使它更適合手邊的作業,假使某個零件壞了,其他部位還可以接手這項工作。大腦有彈性、知變通,卻也使我們某方面變得更食古不化,我們一些最頑固不能改變的毛病其實也是神經可塑性的產物。

假如我們停止使用某種心智技術,不但會忘記如何運用,連它在大腦的空間也會被其他常用的技術搶走。

當我們學會一個壞習慣,它佔據了大腦地圖的空間,每重複一次壞習慣,它又佔多一點地盤,讓好習慣更難立足,這也是為什麼戒掉一個壞習慣比學它時難上十倍,也是為何童年教育這麼重要,很多事情最好一開始就教對,不要讓壞習慣坐大,有競爭優勢了再去拔除它。

若是壞習慣已經養成,光是禁止於事無補,必須用另一個正確的行為來取代壞習慣,因此當你大聲喝止孩子說「不能做A」之後,切記補充說「應該做B」,並重複讓孩子練習。

習慣12  長期家庭壓力會傷大腦

心理學實驗證實,長期的嚴重壓力會改變行為,讓人放棄學習。一九六○年,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把兩隻狗放進通電的籠子裡,接受同樣程度的電擊,有主控權的狗在通電時用鼻子壓住按鈕把電停掉,另一隻狗則是怎麼做都無效,只能哀鳴。當兩隻狗被放進新籠子裡,壓住按鈕讓電停止已經無效,原來有主控權的狗在情急之下,會跳過不高的柵欄到籠子另一邊,成功逃過電擊;原本哀鳴的狗即使到了新環境也不會想辦法逃脫,只能躺在地板上被電擊。這個極度的悲觀被稱為「習得的無助」。

當孩子長期目睹父母吵架,又無力停止或改變這個令人無助的狀態,這種失去控制權的感受會影響孩子一生很多事情。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說,童年不當的責罵或受虐經驗會永遠傷害神經元的發育,家長對孩子的責罵應該更為謹慎。《大腦當家》指出,壓力太大或太久便開始傷害學習。壓力大的人數學做不好,語言處理不夠快,記憶力差,不會把過去的訊息類化到新的情境,也不會修改舊的訊息適應新的需求,更無法專注。壓力大的人在認知作業上,比壓力小的差了五○%。

習慣13  多跟孩子說話和擁抱

新生嬰兒是個大近視,他們的視力大概只能看清楚三十公分左右的距離,不能自動調整焦距,更遠或更近的物體就會變成一片模糊。造物者似乎是設計好要嬰兒把身邊愛他的人看得更清楚。因此,爸媽應常常抱寶寶,雙手環抱將他貼近胸前,有如回到子宮般安全。

跟孩子說話時記得和他四目相接。洪蘭曾說,如果不是眼睛看著孩子,面對面跟他說話,那些聲音是背景噪音,對孩子神經連結沒有什麼幫助。

美國天普大學嬰兒實驗室主任凱西.赫胥—帕賽克(Kathy Hirsh-Pasek)在《愛因斯坦不玩識字卡》中建議爸媽,談論孩子正在觀察或正在做的事情,根據孩子的談話主題增加對話內容,專家稱此為「拓展」現象。這樣一來,我們示範了剛剛他們所講的內容,還可以有更豐富、清楚的表達方式,可以不著痕跡的增加孩子的新語彙。

有些爸媽常自豪「我家有個不哭不鬧的乖寶寶」,這樣的乖寶寶卻成為幼教專家最擔心的一群,因為無論在自己家、保母家或是幼兒園,他們經常被忽略,被擺在哪裡都沒有意見。

和其他敏感型的寶寶比起來,乖寶寶不哭也不鬧,照顧者會忘記主動去和他們說話、擁抱和互動,長久下來對他們的發展有不良影響。

習慣14  睡前帶孩子回憶一天

卡通裡,愛探險的Dora和Boots每次結束一趟旅程,總會問彼此:「你最喜歡今天旅程的哪一個部分?」讓觀看者仔細回想一遍,分享自己的感想。

爸媽也可以在每天睡覺前,靜下來跟孩子聊聊今天發生了哪些事情,鼓勵孩子發表自己的想法,哪些事讓他開心、哪些事讓他傷心。回憶一天的感受,幫助孩子消化整合,紓解情緒,成為睡前儀式的一環。

諮商心理師楊文麗每天睡前都跟兩個孩子聊,鼓勵孩子今天做對了哪些事情,讚揚他們有善良而美好的性格,讓他們充滿自信而溫暖的進入夢鄉。

習慣15  建立規律的生活作息

你的孩子是不是出門前一定要做某件事?睡覺前有一定的活動程序?不少父母對幼兒這樣的「無法變通」和「龜毛」感到困擾與不耐煩。

幼兒發展專家李坤珊提醒,固定的生活時間表是幼兒成長過程中,安全感的重要來源。成人的生活很複雜,充滿變化,成人可以隨時應變調整生活程序,但幼兒還不具有時間概念,他們唯一能掌握的就是此時此刻,所以他們要知道下一步要做什麼,依靠生活中的固定事件來掌握未來。

因此李坤珊建議,家長要盡全力使幼兒的生活作息維持一定的規律,讓生活中的大小事情依循一定的程序。這些固定的程序,從開始到結束,一個也不能少,少了一個步驟就會讓他們焦躁不安。讓孩子放心的等待,有信心的期待,這就是安全感。孩子愈能掌握外在世界的互動方式和規律,愈能預測外在世界的變動,就愈覺得自己有能力,因為他們將慢慢的學會如何處世。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個頭好壯壯的腦,但所有權威性的研究都一致指出,培養愛學習的好大腦,家長該做的不是送孩子去全腦補習班,而是吃好、睡好、多運動;好好愛他、陪他玩、讀書給他聽,以及多帶他去接觸探索自然。每一件事,都不需花大錢,用心的父母都做得到。

時時提醒自己「十五個養出好腦力的生活習慣」,爸爸媽媽就能與「腦時代」同步,做個與時俱進的好父母。

資料來源:親子天下雜誌網

Wednesday, May 22, 2013

兒童睡眠問題


兒童睡眠問題會影響兒童情緒,甚至暗示將來的行為問題,適宜及早處理。倫敦有項研究分析490名四歲到十五歲的研究對象,睡眠問題隨著兒童長大而改善,但在四歲和十五歲時的兒童睡眠表現與憂鬱煩躁有比較大的聯繫

另外,如何改善睡眠問題,專家有以下建議:

  1. 聆聽和了解他們的恐懼
  2. 確認他們是否恐懼某些東西
  3. 教導面對恐懼的技巧
  4. 嘗試在黑暗中找樂趣
  5. 運用想像力打敗假想的怪獸
  6. 給兒童一些安慰物品
  7. 打開房門避免有隔離的感覺
  8. 抒懷訓練,保持兒童心情輕鬆
  9. 在日間討論一下懼怕什麼
  10. 為確認恐懼設時限,以免強化恐懼
  11. 讓他逗留在床上,學習如何面對恐懼
  12. 頻密檢查他,別使他以為因哭鬧而來
  13. 定好獎勵制度,鼓勵兒童勇敢




Tuesday, May 21, 2013

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


陳秀芬 演講
陳睿倩、翁靜育 整理
來源:http://home.educities.edu.tw/sophiachen61/specialty.htm


蒙特梭利常說,不希望大家把她的教育理念說成是一種教學方法,因她所主張的是哲學理念與教育真理,幫助我們做對的事、做該做的事。正如我們信上帝,是相信一個「真理」,而非只是一個「宗教」。那麼,蒙特梭利的教學理念有什麼特徵呢?

 

1.尊重兒童,以兒童為中心

尊重兒童是指:認同兒童的情緒,了解兒童的感受。如果一個孩子被尊重,他很容易產生自信、有安全感,這樣的孩子自然也會尊重別人;如果一個孩子總是被踐踏、侮辱,總是不被尊重,那麼他很難產生尊重別人的看法。重點在於,父母親要尊重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是附屬品。我們平常跟孩子講話,最好蹲下來,跟他眼神相對,不要用一個「高高在上」的角度。反過來,當孩子跟我們講話的時候,我們也要仔細傾聽,雖然孩子常常說童言童語,可是一定是對他有意義,才會說出來,所以父母親要重視孩子講的話。

到底什麼才叫做「以兒童為中心」呢?怎樣拿捏尺寸才不會變成縱容孩子?這真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在我們的社會中,對待孩子有兩極化的現象,不是把孩子寵愛過度,變成小霸王,什麼是都以「我(兒童)」為中心;不然就是另外一個極端,毆打、虐待、屈辱、甚至忽視孩子,很兩極化。所以,首先要釐清的就是,「以兒童為中心」絕對不是讓孩子成為家中的小霸王,而是以教育的角度,關心我們的孩子,看看他們需要什麼樣的學習環境與內容,特別為他們設計,這才叫做「以兒童為中心」。



2.給予兒童自由的選擇權

我剛接觸蒙特梭利教育的第一印象是:「不錯喔,孩子可以自己選擇他要做的事,不是填鴨的,蠻好的。」這種顛覆傳統教育理念的方式,就是蒙特梭利教育的特色。

基本上,孩子可以在教室裡自由走動,自由選擇他想要做的「工作」。當這項教具是他自己選擇的時候,孩子比較能維持興趣,因為「不是大人指定我做的,是我自己選的!」孩子有興趣,注意力自然就會提高,操作教具時也比較會有「重複」的情形發生。孩子為什麼會重複呢?因為當孩子自己選擇時,他有學習動機,他想要學會。

我們講故事給孩子聽的時候,最容易體會孩子喜歡重複的情況,因為孩子聽一次故事不滿足,他想要聽好多次。為什麼同一個故事他不會覺得膩呢?不只是因為孩子喜歡聽、有興趣,還有一個更深的理由,就是孩子正在學習,他想要把故事內容記住。

小孩子的頭腦充塞著許許多多的資訊,很需要組織、整理、吸收。當孩子重複操作教具時,就是在一個大腦吸收的過程中,不斷地鍛鍊他的感官與運動器官。所以,蒙特梭利的教育以自由為前提,引發孩子的學習動機,鼓勵孩子成為主動的學習者。

一般傳統的幼稚園,通常是由老師安排幼兒的課程,幾點到幾點做什麼,中間休息一下,待會兒再看老師給孩子們做什麼。這樣教育之下的孩子比較被動,什麼事情都要聽人家安排,所以到了寒、暑假,最常聽到孩子抱怨:「好無聊喔!我不曉得要做什麼。」難道孩子往後的一生都是這樣嗎?都要接受別人的安排嗎?所以我們要好好思考這個問題。給孩子自由,包含背後更深刻的意義,那就是幫助孩子成為一個主動的學習者,能夠為自己以後的人生負責。

當然,雖然孩子可以自由選擇工作項目,但在蒙特梭利教室裡還是有一些基本的限制,假如說有個孩子選了一個對他而言太難的工作,我們要跟孩子明講:「這個教具現在還不適合你。」然後再向孩子介紹適合他的工作,引導他去學習。



3.把握兒童的敏感期

敏感期是蒙特梭利所提出來的一個影響非常深遠的觀念。以前我們帶孩子的時候,會發現一些現象,可是卻不知道這些現象叫做敏感期,也不曉得這些敏感期在教育上面,有這麼深遠的影響。人從出生到長大,有很多段的敏感期,以後我們會在「認識兒童各階段的敏感期」中詳細說明。

這裡先舉一、兩個例子。神在創造兒童的時候,就給兒童每個發展階段有不同的敏感期。在孩子一歲左右,會很仔細的看地上有哪些小東西,即使是一條小毛線、一根迴紋針、一顆小米粒,他都會撿起來,然後塞到嘴巴去舔舔看。相信很多當媽媽的人都知道孩子有這樣的現象,可是卻不知道背後的意義。一歲多的孩子為什麼會對這些小東西這麼敏感呢?因為他要從觀察這些小東西來了解這個世界。

至於兩、三歲的孩子,他有個秩序的敏感期,這時候的孩子希望環境保持在他熟悉的狀況:每天散步的路線要一樣、洗澡的順序要一樣、餐桌的座位要一樣、東西要放在一樣的地方…。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要靠這種方式來建立他的生活秩序,如果生活中有太多變化,他會覺得很不舒服。四歲的孩子不會這樣,五歲的孩子也不會這樣,奇妙的是,一旦過了那個敏感期,他就不會這麼堅持了。所以,對處於秩序敏感期的孩子,若要做任何改變,都應事先告知,給他心理預備,否則就是大人單方面的問題了,因為你不了解他的需要嘛!若是了解,就可以跟他和平共處,親子間的交流就會更順暢。



4.混合年齡教學

正統的蒙特梭利幼稚園一定是混齡的,三至六歲混合教學。以我在美國任課時的觀察,蒙特梭利混齡教學真是一幅很美的畫面。在一個蒙特梭利教室裡,一班大約有二、三十個孩子,如果有小孩弄倒了豆子,很多小朋友都會過來關心,主動幫忙。若有新來的小孩,舊生也會過來照顧、介紹環境。同學們互相友愛、互相照顧、互相學習,小的孩子以大孩子做榜樣,尤其是當大孩子做數學、語文的工作時,小的孩子在旁邊都看呆了:「哇!好厲害喔!」眼神充滿了仰慕,此時在這些小孩子心中認定一個想法:「希望我以後也要像他這樣。」「希望我以後也要做這個數學,做得這麼好。」

反過來看,有的人會問:「對小的孩子好,那對大孩子呢?」好處就是大的孩子學習照顧幼小、學習自律、作榜樣,責任感與榮譽感被激發出來,這樣的收穫是無價的。我曾經在美國觀察一個小女生個案,她三歲剛入學時,真是教室裡的一個小麻煩,什麼人都不准碰她,她有自己的領域,如果有人「越界」,就馬上打回去,什麼人都不甩,非常自我中心。可是她在蒙特梭利教室待了兩年以後,慢慢進入她的工作領域,慢慢的投入,等到她入園第三年,也就是五歲的時候,她忽然發現,自己是班上最大的孩子,咦!這下子不一樣了,榮譽感來了,每當有三歲的新生進來,就馬上過去呵護照顧,她不但不再以自我為中心,還能夠看到別人的需要,主動關心別人,這是在傳統班級裡所看不到的現象。



5.著重智慧和品格的養成

蒙特梭利教育有千餘種教具,幫助孩子把複雜的東西變得很具體,所以孩子學起來輕鬆快樂,自主性強,無傳統的填鴨式缺點。例如感官教具裡的長方體、圓柱體等立體幾何教具,讓孩子從小就摸一摸,等到他將來真正學到數學的體積、面積時,就會發現這些是他的老朋友了,他有很具體的概念,怎樣也難不倒他。再舉數學教具的例子,乘法、除法都可以拿來讓孩子操作,用很簡單、具體的方式「摸」出答案來。

所以,我的女兒常常說:「數學好簡單喔!」她絕對不是吹牛,我想如果把蒙特梭利教具拿給你們的孩子來操作,結果也是一樣,你們的孩子也會說數學好簡單!記得我女兒上小學一年級時,我看一下國小的數學教學進度,拿三年級的測驗卷來給她試試看,結果她都會做,因為她已經了解什麼叫「位格」,知道數字的進位概念。位格就是十位、百位、千位等,當時她要算到百萬,也都沒問題,因為位格的觀念只要一弄清楚,就很容易應用。所以在智慧的養成方面,蒙特梭利的教具不論是數學、語文、科學或其他學科,都是一樣,能夠很有效的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效果非常好。

品格與智慧相輔相成,有了智慧卻沒有品格,將是人類的大災難。蒙特梭利的「新兒童」讓我們看到,孩子經由專心的工作,會經歷一種轉變(正常化),從而發展出一群喜愛秩序、自動自發、專注、自律並且快樂的兒童。就如同蒙特梭利的說法:「我們的學校一開始可比擬為療養院,兒童在這兒發生的第一件事,就是恢復心智健康。」

在日常生活教育中,我們應該教導孩子應對進退的各種禮儀,包括開關門、接電話、接待客人、以及擤鼻涕等等,這些小事累積起來成為一個有品格的孩子,這也是我們作父母親的責任。



6.尊重兒童的成長步調,沒有課程表

蒙特梭利的教育偏重個別教學,依照每個孩子不同的需求而設計,沒有課程表。家裡如果有兩個孩子以上的父母親會發現,同樣都是父母所生,可是兩個孩子的個性、喜好、資質卻都不一樣。我們家的孩子差更多,老大學什麼都很快,才教她數字一到十,她一天就學會了,之後怎麼考都考不倒;老二就不一樣了,同樣的一到十,他學起來有很大的困難,我還為他設計了各種延伸變化,讓他反覆練習。這樣經過一年,他好不容易才學會了。您想,一天和一年,這其中的差別有多大?!如果我事先就計劃好課表,他能「裝」得進來嗎?

媽媽們聽了或許會很煩惱,不要課表到底要怎麼教?只有一個秘訣,就是尊重、跟隨孩子的引導,讓孩子「告訴」你。父母親從生活中仔細觀察孩子,就會發現他現在對什麼有興趣,你就趕快做學習紀錄,馬上介紹他適合的教具。舉個例子,我兒子做數學的加法板時,算1+1啊,1+2啊,他用長條木板來算加法,突然,他發現:「媽媽,有好多答案都是9!」因為他在寫9這個數字時,印象特別深刻。我耳朵一豎,立刻乘勝追擊:「真的嗎?好啊,我們來看一看有哪些可以湊成9呢?從1開始,1跟什麼可以配成9?那2又跟什麼配成9?…」我和兒子兩人就把哪些數字木板可以配成9的延伸變化通通擺出來,然後,又進一步發現「1+8和8+1的答案是一樣的」,長條木板放在一起比比看,「喔,是一樣的。」就這樣,他又了解數學加法交換律的概念,原來:1+8和8+1是一樣的,2+7和7+2是一樣的。

所以,在帶孩子的過程中,你看到孩子有興趣的地方,跟著他就對了,孩子無形中就會透露給你知道。每一個孩子都是特別的,我們要做個細心的觀察者,才能夠為孩子設計出特別的教導。附帶一提,最近我碰到比較多屬於學習遲緩的孩子,或是有自閉、過動傾向的孩子,我深深覺得,這些孩子更需要父母親特別的教學設計與引導。



7.教師是一個引導者

蒙特梭利認為,教師的主要角色是一個引導者(director)。我們要好好觀察孩子,跟著孩子走,順著他可以學習的東西,把教具適時的帶進來。

做父母親的也一樣,我們要牢記,自己是一個引導者、是一個觀察家,而不是一個「教」的人。我的兩個孩子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自己會的。」因為是他們自己從做中學會的,再用前面提過的例子來說,我兒子操作數學教具時,有幾個答案都是9,那是他的發現。孩子自己的發現,遠比大人告訴他的學習效果好,而且好上幾倍!如果你的孩子告訴你:「媽媽,我自己會的。」你應該把這句話當成是一句恭維,代表你教育成功的指標。就這一點來講,我們非常需要一次心靈改革,不要再把自己當成權威角色,而要退居隱密地方,當一個成功的引導者。

在蒙特梭利幼稚園裡,可以見到這個教育理念的真正落實。你不會聽到老師大聲喊著:「不要吵了!」代替的是,老師輕聲細語跟孩子說:「現在是安靜下來的時候。」以前我從來沒想過自己將來可以當老師,因為我覺得自己的音量太小,一定管不住孩子。沒想到我可以當個很好的蒙特梭利老師,這樣剛好符合引導者的形象。大人輕聲細語,小孩子也會跟著輕聲細語;你越大聲吼,孩子也越大聲吼回去,他都學你的。別忘了,孩子是最佳的模仿者。



8.配合兒童的環境及豐富的教具

蒙特梭利的教室都有精細的設計與規劃,教具擺在兒童拿得到的地方,而且是一個安全的環境。在「居家環境的設計」單元,會有更仔細的討論,還有實際的照片可以看。你們知道嗎?誰是第一個想到在幼稚園裡,擺放適合孩子尺寸桌椅的人呢?就是蒙特梭利本人。她主張在一個配合兒童的環境裡面,需要擺放小桌子、小椅子、小櫃子,給孩子主動去使用。在這樣的環境裡,蒙特梭利說:「兒童可以脫離成人不當的干預,根據成長的定律,去過自己的生活。」

談到豐富的教具,是一個準備好的環境必備的東西。蒙特梭利不只是一個哲學家,她還是一個實踐者,她創造發明了無數種的教具,我個人所學過的教具就有一千多種,還不包括「延伸變化」。

這裡簡單說明一下所謂的「延伸變化」如何應用於不同的孩子。以我兒子學習數算0-9的數量為例(教具名稱為紡錘棒盒),他不喜歡用冰棒籤來算數量,我只好動腦筋來個延伸變化。對了,他喜歡玩小的模型軍人,那我就把他的玩具拿來取代,做成數算數量的教具,結果他真的樂意操作了。再舉一個例子,我今天拿綠豆讓孩子做日常生活教具「舀豆子」的練習,那你說,孩子比較喜歡彩色珠子,換成珠子可不可以?當然可以。所以一項教具的基本原理把握住了,根據不同孩子的需要與學習狀況,就會有很多延伸變化出現。父母親因此就會變成一個動腦筋的人,一方面觀察孩子對什麼有興趣,一方面不斷動腦筋,教具就會不斷開發出來。這也是當一個蒙特梭利老師很有樂趣的地方,因為不斷看到每個孩子的需要,就會有新東西開發出來,做父母親的也是一樣,可以針對自己的孩子來特別設計。



9.摒除獎懲制度

接受蒙特梭教育的孩子,從工作中就已得到滿足和快樂,且有自尊和榮譽感,所以每天都有學習、收穫和成長,是很忙碌的工作者。物質的獎勵對他來說已經覺得沒必要了,他愛工作勝過愛糖果、玩具,他的精神早已提昇至更高層次了。

但在剛開始使用蒙特梭利的教學方式,來帶領孩子工作時,孩子很可能沒興趣,因為他還沒有養成工作的習慣。這就像剛上蒙特梭利幼稚園的新生一樣,也是混來混去,因為他還沒有找到他喜歡的教具。一旦孩子找到真正吸引他的一項工作時,他就會非常投入,那時候,你會看到孩子很專心,而且漸漸喜歡工作。到這時候,如果你跟他說:「等你做完這項工作,我就給你一顆糖果。」其實對孩子來說,這已經不重要了。因此,獎勵並沒有必要,孩子從工作中會感到滿足、有收穫,他不需要你給他任何獎勵。

至於懲罰,我們主要是指體罰,那根本都不需要了。想一想,孩子為什麼會做出偏差的行為呢?那是因為他的能量沒有導引到正常的工作上去。我們常常看到傳統幼稚園裡有一些「小滑頭」,因為學的東西太簡單,可是又被迫要跟著大家一起行動,實在太無聊,當然只有搗蛋了。我發現,很多愛搗蛋的孩子其實都很聰明,原因就出在他的能量沒有被導引到正常的發展方向去。所以,當蒙特梭利教室裡的孩子已經投入他的工作,很專注的時候,外來的獎勵跟懲罰其實都已經不需要。孩子自己有尊嚴,他會自動自發,他很有學習的意願,外來的動力根本不必要了。



10.注重日常生活教育及感官教育

「日常生活教育」是蒙特梭利環境裡,最早介紹給孩子的工作,它包括基本動作、生活禮儀、小肌肉發展訓練、動作的控制、照顧自己、以及照顧環境等等項目,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主要目的在訓練幼兒肢體動作的協調能力,使其適應環境,奠定獨立生活的基礎,並培養孩子的耐心與注意力、手眼協調及互助、愛物的好習性。

家有兩歲幼兒的媽媽常會發現,你掃地時,他會跟你搶掃把說:「我也要掃。」或「我來!我來!」這就是教他使用掃把的最好時機,因為這時他最有興趣。大部份說得出來的動作,如縫、撕、貼、切、拿、打、轉、剪、捲、揉、捏、走、坐、站、跑…等,均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這些動作的練習也都是日常生活教育的一部份。

感官教育指的是感官能力的培養,包括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及立體觸覺等,若能在零到六歲感官的敏感期提昇其敏感度,對以後的學習將產生非常大的影響。例如音感的培養,一定要趁早進行,若錯過了聽覺的敏感期,等到長大才要矯正五音不全或發音不標準的毛病,可能就會事倍功半了。



11.注重本土文化及跨文化教學

世界上不同民族因文化不同,所要教導孩子的內容就會不同。如東方人在日常生活教育要學習如何拿筷子,西方的孩子就要先學如何使用叉子、餐刀、奶油刀等各種餐具,這就是本土化教學的意義。而蒙特梭利一生因經歷兩次世界大戰,她發現人類互相殘殺,很大原因是彼此間的不了解,所以主張跨文化的教學,使孩子除本國文化外,也具有世界觀,也能認識並進而尊重其他國家民族的文化。所以蒙特梭利認為教育是促進世界和平最好的途徑。

Monday, May 20, 2013

學前教育多重要

根據很多研究,幼兒自出娘胎,便不斷學習。當幼兒園能夠給予自由而安全的空間來引導學習,幼兒能夠更好發展各樣才能。今天的兒童比20多年前的兒童進步不少。科技與社會不斷改變,父母必須全面培養兒童如何面對挑戰。學前教育就是要培養兒童健康心智和社交技巧。

經濟合作組織的報告指出學前教育要注重四大方面:如何營造學校環境,如何設計課程以適合兒童發展和文化背景,如何保持老師質素,鼓勵家長和社區有意義地參與,並且要照顧兒童各樣需要。有項研究曾比較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美國等地的公營私營學前教育,發現課程設計為最重要,其次是照顧兒童特殊需要的服務,社區參與再次之,最後才是學校環境的大小。

家長可以從會面或者開放日了解學校環境,從政府一覽表看看師資,但家長如何評估課程設計?這個才是問題。大部分相信專家,更加多的相信口碑。

口碑不是沒有理由,但往往忘記了它的有效日期有多長久。5年的發展可能已經差很遠。

Sunday, May 19, 2013

改變才是永恆

兒童心理發展一日千里,今日喜歡打拳,明日喜歡踢足球。昨日要食魚,今日則狂食蛋。麻煩的兩歲果真麻煩,而且十分準時!父母要不斷調整,容易感到壓力太大,影響子女之餘,又影響夫妻感情。因此要多傾訴,多體諒。

Thursday, May 16, 2013

男孩的危與機


最近看了一本書,叫男孩危機,雖然作者是大陸人,但好歹也是心理學家。仔細告訴我們,男孩箇中問題。

男孩體格上有所不足,基因缺憾容易發生問題。體內的反叛情緒不適宜在學校安靜地學習。身心比女孩發展遲緩,學業也嚴重墮後。

作者更直接指出偏重語言學習的現代教育忽略男孩喜愛運動和著手實踐的特性。社會長期缺乏良好的男性模範,過度壓抑情感流露,誤解為堅強,導致男孩性格缺憾。在中國的男孩子,性情越來越女性化,女孩子卻越來越男性化。

傳統社會歪曲了父母應有的教育角色,忽略父親與男孩的溝通,忽略責任與放養可以讓男孩學習成長。重男輕女,讓男孩恃寵生嬌,危害男孩成長。

無獨有偶,另外有一本英文書,叫Boys, Literacy and Schooling: Expanding the Repertoires of Practice。它指出大部份人認為男孩在學校學習很失敗,特別是那些家庭經濟不好或者社會地位不高的男孩。作者希望更多人深入了解男性如何學習,改善男孩教育政策,促進有意義的活動,讓男孩多從實踐中學習,尊重學生,從生活中取材,最後就是增加對男孩的支援和研究。從生活中取材,正如民初中國教育家陶行知說,生活就是教育。

為了解決問題,曾嘗試很多方法,其中一個就是男女分班。一,可以減少互相影響。二,老師可以因應男女學生需要來調整教學方法。


雖然如此,也可能把問題簡單化,因為男女角色在大陸社會某個程度其實很傳統,於是把孩子教養二元化,忽略性格特質,各樣溝通和學習需要。


讓人想起香港的融合教育,把有學習障礙的學生安插在正常班別,希望這樣能減少歧視。可惜,反過來看,就是增加學生差異,老師難以調整教學策略,辛苦了兩類學生。有學習障礙的學生自然遭受到更多歧視。

孔子曰,有教無類,任何人都有受教機會,而非得到劃一的教育。因材施教,先要了解學生需要,明白男女身心發展速度,掌握個別學障程度,才能分而治之,調整教學手法。

那些日日怕標籤的,只是無法勇敢面對客觀的分類。

Tuesday, May 14, 2013

小朋友多發燒

小朋友大約一歲左右,都會經常發燒。因為媽媽留在小朋友身上的抗體已經差不多用完,而小朋友免疫系統又未成熟。最怕因疏忽而燒壞腦。

小朋友出牙仔、去街、去PLAY GROUP都容易交叉感染,互相分享。一般大病如天花、百日咳,有疫苗保障。傷風感冒和流感卻為什麼沒有疫苗?因為病毒進化太快,年年有變動,種類細分可以過千,所以疫苗的幫助其實不大。

疫苗其實是把病毒活躍部份取代,留下特徵供免疫系統識別。打疫苗針後有輕微發燒代表正常運作,身體以為有真病毒入侵,於是改變體溫抑制病毒活動能力。因此高燒代表反應過敏,而無反應則可能免疫系統出問題。

有時候家長為免麻煩,有一些燒就給退燒藥直到無燒,身體反而無法對抗病毒,加重病情。

嘿,不是無燒就等於無病?自然退就真得無病,人為則隱藏病徵。

醫生的藥不是醫病?如果是感冒,多數是病毒引起。藥物是控制病情,避免併發症。有時候感冒伴隨細菌感染,才會開抗生素,直接殺死細菌。如果開始服食,無論病情如何,也要完成整個療程。否則留下來的生存者就是抗藥性的細菌。

Thursday, May 9, 2013

親子和藝術教育


近二十年香港很多家長都注重親子關係和藝術教育,不斷嘗試培養子女的藝術才能,學鋼琴,學小提琴,學芭蕾舞,參加很多的親子藝術工作坊。一起參加工作坊當然可以培養父母和子女的感情。學樂器當然增加入讀名校的機會。於是不斷訓練,不斷考試,把子女的精力都放在如何在考試中有精準表現,最後在其他人面前炫耀。面對龐大競爭,有些父母找捷徑找藍海,嘗試找一些有水平考試的冷門樂器,或者很難學的樂器。試想,子女被苦苦追逼,父母也頭疼非常。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完全損害關係。



我們別忘記藝術本來的功能。藝術可以陶冶性情,滋養心靈,發揮想像力。光是播放音樂可以振奮人心,也可以安撫情緒。玩音樂的時候,子女可以發洩精力,表達情感,紓解情緒。我們也是通過音樂和繪畫了解別人的情感。

子女在幼兒時期,可以嘗試敲擊樂和管樂。因為動作簡單,容易學習。敲擊樂訓練手眼協調,管樂更可加強口部活動,有助語言發展。另外,敲擊樂器總比敲擊電器好,吹奏樂器總比發脾氣好。多讚賞,不限制,與子女一起玩音樂,子女自然享受過程,樂在其中。

到了兩歲,大部分開始喜歡畫畫。最好儘早教導,在畫簿上畫畫,否則牆壁遭殃。這個時期不需要限制畫畫類型,或者是否像真。他們手部動作並不細緻,但會直接畫出心中畫像,享受過程。慢慢把構圖組織起來。由圓圈,發展到眼仔,車車,火車,飛機,花花等等。



到了三至四歲,可以開始學習一種樂器,就是樂器之母-鋼琴。鋼琴,音準,音域寬,能夠全面了解音階音調。鋼琴可以表達的樂曲風格是變化多端,溫柔小品又得,波瀾壯闊又得,古典又得,現代又得。很多古典樂曲就是用鋼琴演奏。例如很優雅的貝多芬月光奏鳴曲。



學好了音階音調,有助學習其他樂器。弦樂特別強調手指力度的控制和按弦位置的準繩度,不適宜太早學習弦樂。其實學習什麼樂器,都要求心神專注,生活紀律。這些是有助子女培養責任感,減輕其他方面的壓力。



最後送上蕭邦第9號夜曲No. 2。此樂曲為蕭邦20歲時的作品,帶有一貫的憂鬱風格。





Tuesday, May 7, 2013

警察大戰持械母子

持械母子歪理盡出,大罵警察,包庇小朋友胡亂用玩具槍指嚇,完全教壞小朋友。同樣,有些父母事後發現子女被人話,就不問因由便反罵對方,甚至用粗口大罵對方,非常不對。就算公眾地方教仔,也不適宜打罵來傷害自尊心,應該解釋事情中的道理。

當子女年紀太小,解釋什麼都不懂。只好照樣解釋,並且配合適當的表情和聲線。幼兒會從父母的表情和聲線了解有事情發生了,甚至了解到自己有錯失。

解釋的時候,要找個安靜的地方,防止子女分心,保持眼神接觸,確保子女接收父母的訓示,效果才會顯著。

兒童視力問題


香港三分一的小學生都有近視的問題。因為他們經常短距離閱讀、使用電腦(特別是平板電腦)、玩遊戲機,所以較容易患上近視。

2011年的調查發現家長有七大誤解,包括九成受訪家長在子女投訴視力不清或看東西時瞇眼睛後,才帶子女驗眼;42%家長認為毋須為子女定期驗眼;18%家長誤以為孩子應佩戴較淺度數或較遲才戴眼鏡,有助減慢近視加深。甚至有33%家長認為即使深近視,也可在長大後才接受激光矯視。

其實應該定期驗眼,才能及早處理問題。

普通眼科及低視能中心

改名取名有難度


嬰兒未出生,父母隨時為了改名取名,頭痛非常。難度之大,很難想像。名字要好,但好在哪裡?


含意要好

以前生活艱苦,常常鼓勵克勤克儉,於是改名為克勤,克儉。別忘記,名加上了姓,意義隨時扭轉,好像姓吳的父母就要小心。大部分教徒則用聖人之名,或者反映教義。譬如,以諾Enoch,愛牧等等。

可惜,往往父母的雙方父母會有很多意見,如何把六個含意放在兩字內。有些大家族要跟從族譜字輩,難度大增。頭痛非常,頭痛非常。因此,命字含意不應太多。

除了正面看,有時候要反面看,從同音字看有沒有笑話產生。譬如什麼腦電波,靜靜雞。


發音要好

男仔名字要響亮,女子名字多溫柔。名字節奏要高低抑揚。廣府話主要分六個調,高音,詩史試;低音,時市事。另願三個高音,好似高詩詩,不要三個低音,林雯雲。

其次,要看看普通話和國語發音後,會否走樣。好像芷千,變成紙籤。


命盤要好

命盤好不好,要問算命師父。他們有一個專科,叫姓名學。利用姓名的筆畫,計算天格,人格,地格,外格和總格。天格為姓氏的筆畫數加一,人格為姓氏和名字中的第一個字的筆畫總數。地格為名字的筆畫總數。若是單名,將名字筆畫總數再加一。將名字最後一字筆畫總數加一即是外格。將姓與名筆畫總數相加即是總格。主要仍然看天人地三格。三個數字,各自演算為五行。五行相生者好,天人地合符天然者好。


改了中文名,還有英文名。有些為了中英並重,故意使兩個名字讀音相近。樂兒/Chole,米高/Michael,瑞康/Sean。順得哥情失嫂意。英文名除了顧及發音,節奏之外,還有其代表意義。名字或多或少表達一種情感,甚至用來反映性格。


有些為求突出,故意用奇怪的品牌名字,改動串法。好似Gari,Karri,Jalon,Benz。切勿模仿,否則只會被人笑。


坦白講,如果名字上發生任何問題,可以到人事登記處申請更改個人名字

其實父母最擔心不是孩子的名字,而是孩子的命運,命運其實取決於性格,性格取決於父母的教導。


Sunday, May 5, 2013

港孩自理能力

歡迎來到港孩頻道。本網誌,志在分享育兒趣聞,彙集專家研究,提倡健康育兒態度,正視港孩問題。

港孩問題多,其中一個就是缺乏自理能力。因為大部分家庭都有外傭,父母事事追求效率,自然由外傭為小主人打點一切。不需要自理,便有自理的成果,什麼武功都廢掉。


看看家務清單,真笑死人。竟然把認字,背詩,藝術當作家務。人家三歲已經懂得把玩具放好。

培養自理能力,首先需要動機和鼓勵,其二提供學習機會,最後重複訓練並且減少直接指示。

孩子天生愛玩,所以要把掉尿片等動作,用誇張的表情渲染一番,使他感到樂趣。用多點時間捉著小手來教導。成功後,記得鼓勵和讚賞。平日讓他自己來掉尿片時,別追求效率。他們應該很快上手。

最後,重複訓練並且減少直接指示,過程中增加提問,讓他們思考該如何做。尿片應該掉在哪裡。怎樣掉?及後,可以學習自己除尿片。